两岸青年学生再聚天津大学 交流“学生领导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2-10-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0月14日,由天津市台办、天津大学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领导力论坛在天津大学天南大联合大厦报告厅开幕。来自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交通大学、淡江大学、东吴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学校的100余名学生代表围绕 青年学生领导力 这一主题,将与天津大学及天津市部分高校学子展开为期7天的文化交流。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天津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周克丽出席开幕式。来自台湾高校的近130名师生代表,及天津大学校、院学生会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

据悉, 海峡两岸青年学生领导力论坛 始创于2008年,旨在通过深入充分的交流、体验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思考 何为青年学生领袖,何以承担复兴责任 ,以促进两岸青年学生的互动文化交流,塑造丰满的两岸青年学生领袖形象。

本届论坛的台湾参与高校数量、参与师生规模为历届之最。本届论坛为期一周,将采取素质拓展、主题论坛、专题讲座、参观游览、学生联谊等形式建立两岸青年互动平台,两岸的学生组织、社团负责人等师生代表将就视野开拓、知识创新、社会实践、文化传承、校园文化、社团发展等展开交流与联谊,并将参观访问津京两地自然、人文景观。

开幕式上,任学锋以天津大学校友的身份,热忱欢迎台湾师生来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交流,并简要介绍了天津市的总体情况及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任学锋说,津台两地经贸文化联系紧密,各层次的交流活动日渐增多:天津有着700余年的妈祖文化,拥有亚洲最高的妈祖像;今年9月,台湾3000余名游客乘坐邮轮到达天津邮轮母港,在天津进行旅游观光;天津青年京剧团、北洋大学合唱团数次赴台演出,反响热烈;连续多年举办的台湾名品博览会在天津颇受欢迎。任学锋表示,两岸青年是未来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使大家的真知灼见产生碰撞,激发大家更深入地思考青年学生应如何适应复杂变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实现自身发展。

刘建平在致辞中代表天津大学向热情参与本次交流活动的台湾师生表示感谢,对他们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刘建平通过丰富的事例,生动地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师生讲述了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他说,台湾师生们来到天津大学交流访问具有特殊意义。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始终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同时也与台湾有着较为深厚的渊源。北洋大学的首位毕业生王宠惠于1950年在台湾出任司法部长;北洋大学采矿系毕业生陈立夫于1949年赴台,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刘建平说,两岸交流领域现阶段在互动中不断扩展,而青年学生交流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则具有长远的意义,希望两岸师生在本次论坛中互动有无,在思考探索中扩展视野、交流思想、提高认知、共同进步。

随后,两岸师生代表分别作了发言,表示希望以海峡两岸青年学生领导力论坛为契机,不断加强两岸青年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使青年领导力们对未来的人生方向有所把握与规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开幕式前,任学锋、刘建平亲切会见了来访的台湾师生代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