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招办权威指导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也不要偏低,偏低影响将来的发展与成才。2008年某区文史类考生张某某,高考成绩613分,因考虑自身分数较高,本科一批只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因分数原因没能被人民大学录取。该生在本科一批征询志愿期间没有填报志愿,最后只能与本科一批院校失之交臂。

2.拉开梯度原则。

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栏内选报的院校一般应是连续几年内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这种差异不是指两所院校录取线的高低不同或两所院校知名度的差异,而应该是两所招生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填报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按照这种差异选报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顺序志愿发挥作用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原则。

填报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报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同时,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要充分留有余地,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2008年某区理工类考生孙某,高考成绩628分,因考虑自身分数较高,在本科一批填报了上海交通大学(A类一志愿)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二志愿),因分数原因均未被录取。

4.突出重点原则。

今年我市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分为六个批次、九个阶段进行,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几十个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本人情况有重点地选读有关资料,设计与自己志向相一致又与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绩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5.志向决定志愿原则。

考生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爱好,测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动手能力强,还是善于动脑,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艺术修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将来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等等。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最后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选报志愿是一个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这样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在今后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填报志愿的依据和要求

(1)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是《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按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体育类四大类刊登。未经天津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高招办)公布的招生院校和计划,一律不安排在津招生。

(2)志愿表中的院校名称、专业名称、院校代码、专业代码等项,均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公布的为准。院校名称左侧数字为该院校代码(四位数字),右侧数字为该院校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之和;专业名称左侧数字为该专业代码(两位数字),右侧数字为该专业在津招生计划数。

(3)招生院校计划中所列专业学费标准由招生院校提供,仅供参考。部分院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尚未落实收费标准,所以未予公布;已公布的收费标准有些仍在落实过程中,因此招生院校的收费标准应以考生录取通知书随附的收费明细表为准。

(4)考生填写志愿表时,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考生在志愿表上填报的志愿代表本人的志向和意愿,经考生本人确认后的“志愿信息确认表”是计算机投档和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应保证志愿表上所填写内容准确无误,因考生自身填报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5)军队、公安等院校组织的面试、体测和军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其他提前本科院校招生专业的具体要求参见院校招生章程。

(6)理工类、文史类招生计划,依次顺序为提前本科录取院校、提前专科录取院校、本科一批A类录取院校、本科一批B类录取院校、本科二批A阶段录取院校、本科二批B阶段录取院校、本科三批A阶段录取院校、本科三批B阶段录取院校、高职高专提前录取院校、高职高专A阶段录取院校和高职高专B阶段录取院校。

(7)考生必须按照所报考的类别填报志愿,否则将不予录取。要特别注意分清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的科类及其所在的录取批次,并填报在志愿表的规定位置上。在同一个批次内,同一所院校一般只填报一次,重复填报一所院校没有意义,只能浪费机会。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726649] 天津市 网友:懒政 于2009-06-10 06:43 发表评论:

安徽等省市能做到让考生知道自己实际高考分数后再填报志愿,天津为什么不能?!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考生和家长非常重视,招生管理部门、高等学校也很重视。考生填报高校志愿的过程是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表述过程,每位考生有表达个人专业意愿和选择理想职业的权利。考生填报的志愿在招生录取中是招生管理部门网上投档和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因此,填报志愿又是十分具体细致的事项,填报志愿是否正确、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录取结果。因此,每个考生务必认真、谨慎,要珍惜这一权利,切不可草率从事。

填志愿前应了解哪些信息

(1)要了解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

从学校的隶属关系来看,有的是国家部委所属大学,有的是省市所属大学,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其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招生范围等都有所不同,办学水平也有所不同。除了看隶属关系外,还要从一所大学是否是“211工程”学校,是否是“985工程”学校来分析。目前在我国,30多所进入“985工程”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也仅有百所左右。此外,学校的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的数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直接体现。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和大师级人物的数量、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的数量、博士生导师的数量等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相同学科进行严格评审,将排名前一、二名的命名为重点学科,由于重点学科周围必然有一个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作支撑,因此,重点学科越多,说明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越高。

(2)要了解各专业的内涵

选择专业不能仅看哪个专业名字新潮、前卫、好听,而应该对专业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在咨询时一定要认真咨询专业是研究什么的,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的社会需求怎么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的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水平,所在学科是否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这个专业有哪些名师等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后,才能有针对地选择专业。

(3)要了解近几年录取分数线

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分数要求,成绩达不到分数线是不能被录取的。但高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不是在录取前人为划定的,它是由这所学校在我市的招生计划数、报考这所学校的人数以及报考这所学校考生的高考成绩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经过招生录取这一环节自然形成的结果。报考的人数多于计划数而且成绩又高,那么录取后的最低分数线就会高,反之则相反。因此,以往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要了解录取的有关政策

高校每年的招生政策以招生章程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填报志愿前,考生要认真了解有关学校的招生章程,对其中录取规则等核心问题加强研究和咨询。录取规则包括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和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等内容,也包括专业培养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等与录取相关的要求。

填报志愿需处理好的关系

(1)家长意愿与考生志向的关系。高校的教学活动是分专业进行的,所以考生选报的专业可能会对自己以后的择业和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家长对此也格外关注,不经意间,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而忽略了考生本人的志向,这是不可取的。在充分考虑考生本人特长、爱好、志向以及高考成绩的前提下,全家共同协商填报志愿是不错的选择。

(2)本市院校与外埠院校的关系。从招生计划数看,外埠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占计划总数的48%左右;从招生院校的所数看,外埠院校的比例占全部在津招生院校的90%以上。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采取内外适当兼顾的原则,不要只注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等多种因素。考生“扎堆”报考本市院校和“热门”地区院校,使这些院校录取分数大幅升高,考生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录取机会。在本科二批A阶段或B阶段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如果院校线上生源不足,还可以享受降10分投档的照顾政策,这项政策为积极考虑外埠本科院校志愿的考生提供了机会。希望广大考生既积极考虑本市院校,又充分照顾外地院校;既积极考虑坐落大城市的高校,也充分考虑大城市以外的高校。

(3)院校与专业的关系。既能选择填报自己向往的院校,又能选择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然而,许多考生总是要面临在理想的院校和专业之间选择的矛盾,是院校志愿重要,还是专业志愿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志向和爱好。有一点提示供考生参考,就是在通常情况下,相对高分的考生偏重于选择专业,相对低分段的考生偏重于选择院校。

目前高校教育改革逐步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移,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在不断调整,新增专业很多,原有专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且有些高校在招生时已不再分具体专业,而是按大类进行招生。因此,考生在选报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结合个人的成绩,不可固执一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