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的“80后”研究生:圣诞节 我们这样过---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8-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消息(记者李进 通讯员张轶帆)欢乐派对、逛街购物、精美礼品、烛光晚餐,每年的圣诞节,时尚前卫的年轻人绝对是以上各种活动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今年的平安夜,全国唯一在非军事院校开设军事学硕士点的南开大学中的6名“80后”研究生,则胸戟红花、一身戎装、背着绿色背包走进了武警天津市总队新兵训练基地的大门。作为该校首届军事思想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们将在基地的新兵训练场上度过这个特别的圣诞以及来年的春节。

师生都有军旅梦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长大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进入军校,但现在,我穿上了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真正的军装,非常兴奋。”在去往训练基地的车上,研究生邓成难掩激动的心情。

“这次,我的学生们替我圆了我年轻时未能实现的军旅之梦。”这是南开大学军事教研室教授、军事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艾跃进欣慰地看着他的“战士”们说的话。

谈起为什么要送自己的研究生到部队参加为期两个月的新兵训练,这位南开大学军事学专业的创始人和学料带头人说:“作为全国唯一的非军事院校的军事学专业研究生,军训将会使他们获得一种资质。在新兵连,我的学生将作为普通一兵融入到军人中,他们将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面学会吃苦,学会忍耐,学会坚持,学会服从,学会做人,学会奉献,这就是他们去军训的意义,也是我将这个内容列入到军事思想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衷。我以为,此举的有些意义今天还不能完全看出来,将来可能会收获到我们今天无法预料到的东西。我希望过若干年后,人们会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可能是有战略眼光的。如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过年不能回家了是吗?听到这个问题,女生聂文婷点了点头:“这是我第一次不能在家过年,但是爸爸妈妈对我这次训练都很支持,我爸爸就是一名军人,他说和战友们一起过年将是我一生难忘的回忆!”

6名“新兵”组成的临时党支部

“我是这里党龄最小的,现在还在预备期中,我要在这次的训练中接受党对我的考验。”加入党组织刚刚两个月的孙海东告诉记者。据艾跃进介绍,参加这次新兵训练的6名07级研究生都是共产党员,在参加训练前,“新兵”们组建起了临时党支部,聂文婷任支部书记。

曾在西北工业大学任职的韩锐出于对军事研究的浓厚兴趣,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考取了南开大学军事学专业的研究生。由于他患有慢性盲肠炎,导师对是否让他参加此次训练有过犹豫,但韩锐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对记者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校,我希望能够在这次难得的机会中,学习军人的思想、作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高标准地完成训练,这同时也是磨练意志、锤炼我们党性的过程。”

艾跃进表示,这次的军事训练对这6名党员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也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他计划把这一举措长期坚持下去,为今后入学的每届该专业研究生提供走入军营的机会。

“业内人士”的评价

南开大学武装部干部张友东说,和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军训不同,6名军事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是和今年入伍的新兵一同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这在全国非军事院校中是首创性的;在学校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克服了大量困难和障碍,将同学们送入部队,这也是我们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学校武装部、军事教研室紧密联系实际工作的一项具体实践。

武警天津市总队训练基地主任何文上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学历、高素质的研究生走入军营接受训练意义重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更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现代化国防事业的建设,也为部队管理者了解基层官兵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他希望6位同学尽快转换角色,融入到广大新兵中去,在训练结束后,能够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军人的优秀品质带回到学校中,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

艾跃进说:“从学料建设角度看,地方大学要想办好军事学专业,就必须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同时依托部队办出特色;从军事学专业看,要想让本专业的学生将来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就必须让他们了解军队,了解军人,从普通一兵做起;从人才培养角度看,“80后”、“90后”要想全面发展,他们需要成长,需要成人,需要成熟,需要成才,需要成功,而这一切,作为军事专业的学生,他们只能到军营去完成这一人生的质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