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名教授担任本科新生学业“领航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6-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消息(记者刘雁军 通讯员张剑):在南开大学,教授参与本科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讲台上了。日前,该校在物理学院率先试行的“学业导师”制度,让34名职称在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教师担任起本科新生学业“领航员”的角色。

根据规定,每位学业导师将负责一个新生宿舍,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针对他们在专业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学校将在期末要求教师填写一份表格,汇报期间与学生交流的情况。

此举的推出,大大拓宽了专业教师与本科学生的沟通渠道,师生的交流正在由被动的课堂讲授转变为主动的课下互动。中秋节前夕,今年61岁的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李学潜教授特地邀请自己负责的几位同学一起吃了“团圆饭”。“我们要给他们家一般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大学老师是自己值得信赖的朋友。我的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我的手机,我随时为他们解答。”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学潜对学校新推出的制度表示赞同。“这项举措太及时了。大一新生习惯了高中时‘饭来张口’的学习方式,许多同学甚至分不清‘大一’和‘高四’的区别。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扭转他们的学习观念,让他们养成独立求知、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指出,本科学习阶段是一个人从年轻到成熟的转型期,很多基本的素质,包括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在这期间成型。十八九岁的大学生还不能对今后的专业、职业和人生目标做出明确的抉择。而原有的宿舍导师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辅导,这就需要学业导师为他们量身订制学习计划,为日后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业导师要帮助学生度过不同的难关。”许京军举例说,“比如大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指导他们选择专业,大三时要为他们考研和出国制定计划,大四时还要为他们的就业出谋划策。”

有了大师们的亲身辅导,新生们对未来在南开的求学之路充满信心。2006级理论物理系学生周润丰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我们本科生也能拥有自己的导师。当初我报考南开大学,就是奔着这里的名师来的,现在不仅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授课,还能得到他们面对面的辅导,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大学四年不会白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