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再学新手艺 “玉米皮姥爷”走上课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近几年,延庆区的农村地区玉米连连丰收,这也让沈家营镇沈家营村的刘兴汉迎来了“大丰收”,不同的是,别人家丰收的是玉米,他收的是玉米皮,谁家玉米棒长得大长得好,他就给人家帮工,“报酬”却是人家不要的玉米皮,而他成捆的往家抱。

近几年,延庆区的农村地区玉米连连丰收,这也让沈家营镇沈家营村的刘兴汉迎来了 大丰收 ,不同的是,别人家丰收的是玉米,他收的是玉米皮,谁家玉米棒长得大长得好,他就给人家帮工, 报酬 却是人家不要的玉米皮,而他成捆的往家抱。

今年75岁的刘兴汉双手有些粗糙,但经他的双手创作,本来没有用处的玉米皮,瞬间变废为宝,成了腾飞的骏马、斗志昂扬的公鸡、玲珑精巧的花篮

我每年秋天都是趁玉米刚收时,就挨家挨户地收玉米皮,因为往后一年要用的玉米皮基本都是这时候预备下的,孩子们自己预备的不好用,一般都是我预备好带学校去。 刘兴汉说。原本,一到收玉米的季节堆得到处都是、除了烧火没啥用处的玉米皮,在未来一年时间里,经过刘兴汉和他学生的 妙手 ,将变成一件件令人称奇的艺术品。

玉米皮最外面的两层因为颜色、韧度不合格等原因被淘汰了,他只留紧贴玉米的三、四层,为了便于使用,刘兴汉在做作品前还要将剥好的玉米皮编成2、3毫米宽的小辫备用。编十把一尺多长的小辫捆一捆,一般每天秋收时,他需要备下80捆这样的玉米皮。

刘兴汉开始学做玉米皮作品还只是4年前的事情。当时在沈家营中学读初三的外孙女放学,领回来老师布置的作业 用玉米皮做一件手工作品。外孙女从来没做过这个,就求助姥爷刘兴汉,这让刘兴汉很为难,他也没做过啊!然而看着满怀期待的外孙女,他点头答应了,心想试试呗,好歹做出一个,别让外孙女空手去学校。

刘兴汉先跟别人请教,自己也时时琢磨尝试,竟然做出了一个精致小巧的花篮和 马到成功 几个字,外孙女看到了,止不住夸姥爷有本事,这给了刘兴汉很大的鼓励。外孙女把作品交给美术老师,美术老师也大加赞赏。

沈家营中学是北京市中学文化示范校,玉米皮、版画教学等都是该校特色校本课程。美术老师发现了刘兴汉有这个技能后,时常请刘兴汉做一件新作品拿去学校展示,刘兴汉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任务。

有一次,沈家营中学需要筹办一个会议,美术老师负责会场布置,主席台上还需要做八个60厘米大小的艺术字,美术老师找到刘兴汉想请他帮忙。刘兴汉没做过那么大的字,一向严谨的他没有立刻答应,就跟美术老师说回去先试试。过了两天,他做好了几个,就把美术老师请到家里看,美术老师一眼就相中了,告诉他就是要这样的字。刘兴汉一口气把剩下几个字都做出来,再一次完成对自己的挑战。

经过多次的接触,美术老师对刘兴汉的手艺很有信心,就推荐他作为校外辅导老师,专门给学生们教授玉米皮创作。很快学校同意了,沈家营中学每周一次玉米皮创作教学课,就由刘兴汉来教孩子们,每年都有十三四个学生跟随刘兴汉上课,四年下来,刘兴汉也有五六十名学生了。

其实,刘兴汉原来就是中学教师,60岁才从教师岗位退休。古话说 人过四十不学艺 ,他没想到70多岁了又学了一门手艺,还把自己又带回课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