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养蜂扶贫:对接126户贫困户 户均收入近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8-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我是长兴县林城镇畎桥村村民,也是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农村跟着父亲学习养蜂技术。”7月31日,记者走进浙江长兴蜂情小镇青创农场,农场负责人邱凯说,“从采蜂王浆、取蜂蜜做起,我慢慢爱上蜜蜂。”

我是长兴县林城镇畎桥村村民,也是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农村跟着父亲学习养蜂技术。 7月31日,记者走进浙江长兴蜂情小镇青创农场,农场负责人邱凯说, 从采蜂王浆、取蜂蜜做起,我慢慢爱上蜜蜂。

养蜂又称 空中农业 。 说起养蜂的好处,邱凯滔滔不绝, 不占天、不占地、不争肥、不争水、不争劳力的蜂产业,一次投资,长期收益。不仅蜂产品收入可观,同时,蜜蜂为瓜果蔬菜授粉,提高产量和品质,间接效益不容小觑。

转眼间,邱凯已回乡10年,农场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农场饲养蜜蜂共1000群。经过10年的锻炼学习,对养蜂技术和蜜蜂饲养管理掌握一定经验的邱凯开始思考, 能不能发挥养蜂优势创新扶贫呢?

我尝试 三到位 扶贫,即对接贫困户,让贫困户兴趣到位、培训到位、学到位。 邱凯告诉记者,2018年初,青创农场推出 一对一蜂农精准扶贫 模式,通过养殖技术培训、一对一结对帮扶、赠送种蜂王、保底回购蜂蜜等措施,保证低收入农户养蜂获利,共同走上 甜蜜 致富路。

据悉,截至2018年7月底,青创农场已对接贫困户126户,其中,林城镇24户、小浦镇97户、南浔区3户、吴兴区2户,涉及湖州5个区镇,平均每户收入8000至10000元。

近1个月,我去扶贫蜂场进行了12次技术指导。 邱凯告诉记者, 农场还利用网络信息,随时解答养蜂问题,开设课程湖州全市免费。

近年来,蜂情小镇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每年开展养蜂技术产业培训7场左右,培训内容包括现代蜂业技术和产业信息、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蜜蜂疾病预防与控制等。 此外,我们还与福建蜂学学院、扬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院校合作,每年举行培训班3至6期,培训人次约280人。 邱凯说。

有了技术支持,养蜂受到更多青年创业者的青睐。邱凯告诉记者, 2018年4月16日至25日的养蜂培训班中,湖北竹溪大学生村官王秀乾、江苏扬州返乡创业学员孙德欣以及浙江南浔扶贫户李维维、张亮等一大批青年,培训学习后,现已回乡开展养蜂工作。

此外,记者了解到,2018年6月8日,来自巴勒斯坦、南苏丹、乌干达、尼泊尔等10国的共55名养蜂学员也来到青创农场进行学术交流。

我希望创建一个扶贫、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和贫困户脱贫创建平台,为他们做好技术指导和养蜂服务。 邱凯说。(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