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藏与内地少年儿童一起“手拉手”“结对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2014年7月起,由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新疆、西藏与内地各族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中学生结对子”等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

该活动引导各族中小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友谊、接受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各族少年儿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手拉手结对子

“我们新疆有很多风景名胜,你知道新疆的蝴蝶谷吗?每年五六月份,这里五颜六色的蝴蝶落在身上可好玩了,到时邀请你来好吗?”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喀乡牧校少先队员阿合在给黑龙江佳木斯市学校学生康健的信中这样写道。

虽相隔千里、素昧平生,但在同一片蓝天下,一封封饱含美好友谊的信件传递着民族团结的真情。

2014年7月,团中央启动百万新疆各族少年儿童与内地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中学生结对子”活动;2015年7月,团中央又启动了西藏与内地各族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中学中职学生结对子”活动……

2014年以来,团中央组织一系列活动推动新疆、西藏各族少年儿童、中学生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少年儿童结成“手拉手”伙伴,开展互通书信活动,交流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深化少年儿童民族团结教育

情系情见真情

“我的家乡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如果有机会,我希望你能到我的家乡来玩,我愿意做你的导游。”次仁顿珠是西藏林芝市第二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通过参加书信手拉手活动,与广州小伙伴潘泓佑结对。

很多心里话当面说不出口,信里却能很容易地说出来,写信让次仁顿珠感觉很踏实。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乡便成了他们之间第一封信的共同话题。

一行行工整的字迹、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令孩子们心里充满了喜悦与感动……在信中,有的表达对家乡、学校的热爱及赞美,有的介绍风土人情及民族习俗、美食等,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结对伙伴的热情友好。

2015年暑期北京、天津、河北等17个省份共举办融情夏令营52个,涉及革命传统、文化体验、国防军事、科技科普、体育艺术等内容,超过4400名各族青少年参加。

根据结对机制,鼓励内地与新疆、西藏结对学校开展互访、加强交流,有条件的还进行了家庭结对,并举办新疆、西藏与内地结对中学团委书记培训班,加强结对学校间的沟通交流。

“夏令营让我见到了盼望已久的小伙伴,我们还一起去了井冈山,更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新疆阿克陶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的周影说起参加夏令营活动十分激动。

心连心一家亲

“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相信这封信,会像一根无形的线,把你和我牵在一起。愿我们可以架起友谊之桥……”广东江门银泉小学的李卓彤在给西藏察隅县小朋友的“手拉手交友信”中这样说。

“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有颗真诚的心想和你交朋友。”这句话代表着许多少年儿童的心声。从满怀期待送去第一封信,到屏住呼吸拆开回信,孩子们的友谊悄悄生根,民族团结的情分越来越浓。

新疆、西藏同内地少年儿童普遍开展联系活动。新疆中小学实现了“书信手拉手”普遍覆盖,西藏多数中小学已参与了活动。截至2015年11月底,在“书信手拉手”活动中,新疆(含兵团)3366所中小学、96.4万少年儿童参与结对,向内地发信54.1万封;西藏570所小学、2.75万名少年儿童参与结对,向内地发信1.86万封。

在“中学生结对子”活动中,新疆有1127所中学、120.5万名学生参与,向内地发信34.1万封;西藏129所中学中职学校、17.6万学生参与,向内地发信1.58万封。

通过活动,各地各族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交到了朋友、增加了了解、交流了情感、促进了团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