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书法成小学生“必修课”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积极开发课后拓展课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实习记者 文苏悦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排穿着校服、系着红领巾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字正腔圆地朗诵着古诗。这是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的一节特殊的“必修课”——播音主持。

除了古诗诵读以外,教师还会教授学生一系列的播音“科班”技能,如口部操(顶舌、开牙关等)、站姿礼仪、绕口令等。“我们着重从发音、咬字、语气、表情4个方面着手。”校长徐俊同时也是这门课的授课教师之一,他介绍,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眼神交流,表情动作恰当,基本表现角色特点,有一定的主持能力。

除了徐俊外,学校还聘请了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丁徐芳,以及其他经过严格审核的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据了解,今年学校将与中国传媒大学进一步加深合作,届时会有中传校友浙江电视台优秀主持人来校授课,让学生们接受更专业的培训。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徐俊说,“后续的课程中还会陆续加入故事表演、戏剧表演、主持演讲、情商训练等内容,等学期结束,学校还会举办‘小话筒奖’‘小百花奖’等评奖活动鼓励学生。”

由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传媒大学合办的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临安小学,是一所2021年9月正式开学的新校。目前全校共有一年级6个班264名学生,共开设了15门涉及艺术类、科学类、语言类、体育类4个门类的拓展课程,于每周二、三、四、五下午特定时间段开课。除了播音主持课外,艺术类拓展课程还包括了书法、教育戏剧、钱王故事会、吴越文化等内容。

为了让学生们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校对课时的长短进行了灵活调整。在全国小学课时数统一、总授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把必修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班队课)每节课课时压缩到35分钟,并且每周把一节语文课匀给书法必修课。其余匀出来的课时数,就分在学生们的其他必修课、拓展课和公修课上。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修,从而实现全员走班,“一人一课表”的个性化教学。

除此之外,学校在晨间课前,还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小六一”课程。每班每次会轮到3名学生,每名学生有3分多钟的上台展示时间,他们可以分享身边的美好故事、一周或者当天国内外的新闻,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美术、书法作品和歌舞才艺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