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米距” 教师不容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人民小学 蓝海燕

疫情期间,为让学生放学时“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教师们煞费苦心。

学生路队“静齐快”的规范普遍能够做到,出发时前后相距一米也能做到,但只要开始行走,间距就逐渐缩小到往常的样子。

尤其是个别学生喜欢交流,戴着口罩声音传不远,为了交头接耳就越靠越近。这些学生聊着天,凑到一块儿,挨肩搭背,低头细语,不抬头看路,有的走着走着就撞上路障。

还有的学生忘记戴口罩,或者放学的时候找不到口罩。

因为队伍太长,教师站在前面就顾不上后面,在后面就顾不上前面,总会有视线所不能及的范围。

于是,我组织班级学生,集思广益,查找原因,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首先是领队学生。这名学生要举好班牌,并熟悉带队路线,带领全队按事先拟定的计划行进。

其次是“领头羊”。这名学生的成绩不一定要出类拔萃,但他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而且嗓门要能够大一点,当好“行走的小广播”,做到及时提醒,善于提醒,维持路队的行进秩序。

再次是教师。整队过程中,教师不能待在教室里,否则整队的速度和纪律无法保证。所以,教师要及时跟上,积极引导,发现并表扬走姿很棒的学生。

五根手指有长短,也总有动作拖拉的学生,教师要提醒他们提前整理书包和桌椅,避免掉队。掉队学生临时插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他们追上队列后悄悄地排在队尾就可以了。

最后是“一米距”。如果学生之间想要保持一米,队伍就会拉得比以前更长。

两列队伍最后的几名学生,按照男女生间隔的方式列队,即一名女生后面排一名男生,一名男生后面排一名女生,三三两两聊天的可能性就小了,而且可以让他们相互提醒遵守纪律。

从教室到校门口的这段路有点长,走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领队学生可以暂停队伍行进,作一些调整:发出口令重新整队,提醒不守纪律的学生。

每名学生自查防疫要求,如戴口罩、前后相距一米等。

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拍一些照片,第二天抽出时间综合分析,让学生们看看路队的全貌和自己的走姿并提出意见。

教师想出种种方法,作出种种努力,使路队在行进过程中保持井然有序,就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文明风貌,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班级荣誉感,同时也会使学生在平时更遵守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