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救助”进劳动课,弥补生命教育短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戴先任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课标中,教育部第一次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明确提到“为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以自己的实际劳动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

近年来,未成年人虐待动物事件频发,且越来越低龄化。一方面,我国暂时还没有动物保护法,虐待动物的行为得不到有力惩治;另一方面,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欠缺生命教育,导致一些青少年失去了对动物的同理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不仅虐待动物,还会通过暴力伤害他人。

教育部此次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迈出了尊重生命教育的重要一步。通过对流浪动物进行生命关怀,加强生命教育,既能让青少年懂得关爱动物,善待动物,又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摒除“暴戾之气”,进而有利于防范校园暴力,避免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此外,青少年也可以掌握救助流浪动物、科学养育动物的知识与能力,让他们从救助动物、养育动物的成功体验中,真正感知生命的重量和可贵。

而要补上生命教育的短板,不能止于“为流浪动物救助站提供服务性劳动”,还必须提高“规格”,将生命教育纳入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之中,让更多尊重生命的课程真正进入学生们的教育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就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将关爱动物主题的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呼吁将爱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相结合的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之中。与此同时,要在社会层面加大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立法,让善待动物、保护动物成为全社会共识,为社会增添文明底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