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少年遨游“法治天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扫码看课堂

□ 汪 恒

“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件事上,你觉得还有哪些主体需要来帮助我们?”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在平板电脑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学校”“家庭”“游戏公司”……这是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第二中学教师袁芳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现场。

这堂课的主题是“法律为我们护航”,属于七年级《走进法治天地》单元里的内容。袁芳没有固守教材,而是由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新规切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点结成小组,再通过当场演讲、画手抄报、绘思维导图、制作发放调查问卷来进行展示。45分钟时间里,学生们忙着讨论、展示,氛围活跃。“大家都全身心参与进去了,这节课上下来印象特别深刻。”学生俞可远感叹。

课堂里的“微项目”

课程一开始,袁芳就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网络短视频《限制未成年人一周游戏3小时,到底有没有意义?》。学生看完后,袁芳紧接着抛出问题:“你听到这样的规定是怎样的感受?”对于这个话题学生们似乎都有话想说,“可以让我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因为玩游戏熬夜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充值比较费钱”……一番讨论后,师生们得出结论,限制的背后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为了让新规落地,大家又觉得还需要其他主体共同参与。接下来,袁芳让学生们选择一个主体,现场组建小组来讨论“这个主体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根据学生们的意向,现场很快分出了“学校组”“家庭组”“游戏公司组”和“青少年组”的4个小组。

学生陈颖参加了“家庭组”。15分钟讨论后,大家决定用一段演讲来展示己方观点。陈颖走到台前,落落大方地陈述起来:“孩子在接触网络的时候缺少了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一部分父母自己也在玩游戏……”加入“青少年组”的俞可远则和同伴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部分同学的上网游戏时间比计划得要长,也会因为游戏而忽视亲友交代自己的事情……”俞可远通过“问卷星”回收完问卷后向全班分享了他的发现。

各小组逐一展示完,袁芳趁热打铁,结合在讨论间隙发放给学生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资料,引导大家得出,在法律的“大伞”之下,有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网络和司法保护等六道防护网在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与保护的结论。

课堂时间有限,常见的项目化学习往往贯穿一个单元甚至持续数周,一些教师也因此只在课堂上呈现最终的成果展示环节。袁芳却选择了“微项目”的方式,在45分钟里展现出一个小型项目化学习的所有步骤,让学生成为求知的主角。“学生自己去探究,更容易让他们内化形成自己的东西,胜过一切说教。”袁芳说。

做走心的“思政”

自从在网上看到那条关于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新闻,袁芳就记在了心底。在她任教的双林镇二中,学生们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但不少家长却疏于引导。“这个话题可以与法治课中的未成年人保护结合,放在课堂上讨论。”袁芳想。在她的课堂上,像这样的情境探究比比皆是。

“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他会更容易接受,不是直接告诉他必须怎样,而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并得出答案。”袁芳说。在她看来,要把课上得生动、有感染力,需要教师自己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报纸杂志、公众号、短视频,都是袁芳寻找素材的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走近他们,就是一种亲切的表现,但从心理学知识来看,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袁芳曾经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让她获得了思政课堂教学的新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中,强调不随意否定或打断学生的发言,避免直接下定论。这给了我启发,在课堂互动上,除了知识层面的交流,也要照顾到学生的感受,给他们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思政课不是‘硬邦邦’的。思政课教师也不要成为‘硬邦邦’的存在,应该有血有肉,能在多个层面引导和感染学生。”袁芳说。比如在讲到法律知识时,她会用相关的案例穿针引线,渗透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在课堂上一来一回的轻松互动中,让学生意识到原以为平常的行为可能已经是在违法的边缘徘徊了。袁芳还会通过组织主题辩论赛、宪法日学习、民法典学习等方式将法治理念渗透其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