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背景下改革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在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山东师范大学一直都十分重视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随着2023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中国金融行业加速发展,对高质量金融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学校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在协同育人背景下探索金融科技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多措并举 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山东师范大学多年来稳扎稳打,摸索出一套在高校行之有效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积极推进高校金融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满足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在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大数据并兴的大环境下,学校着力培养知识型、应用型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即不仅具备专业的金融、大数据、信息科技相关知识,而且具有互联网思维,懂得将所学真正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同时,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对金融科技理论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丰富教学内容,开设金融科技业务营销类课程,在讲解金融知识、传授营销技能的同时,重点提升学生业务能力,让金融科技营销人才在实践中扎根落地。

    金融科技营销人才的培养,着力点在人才培养,抓手在教学条件。金融业务操作重在实践,而实训教学条件正是决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学院在协同育人背景下促进金融科技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推动实训教学条件的提升,给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实习条件。

    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经济学院一直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赋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近年来,与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10余所名校建立了学术互访、师生交流、联合培养等合作关系,形成了本、硕、博及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对接国外名校课程体系,建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国际商务硕士、世界经济专业硕士、世界经济专业博士4个本、硕、博全英文专业,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开设了金融学联合培养班、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化示范培养班,与山东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教学改革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协同育人,构建金融科技营销人才培养新模式

    目前,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生态的构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作核心在于让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大结构要素实现妥当结合,并在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对合作机制、组织方式进行全面变革,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金融科技营销人才,促使学校、企业双端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学院进一步深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治理结构,注重专业建设,通过建立行业参与指导委员会等方式与头部证券、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保持稳定联系,共同组建培养金融人才的专业基地,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开发等工作。为更好地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山东师范大学和企业保持一定联系,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共同探讨金融人才培养问题,根据金融产品开发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需求对以往设置的课程进行优化,还在此基础之上制定课程大纲,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穿插金融行业实践课程。

    具体而言,学院利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让校内专任教师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企业导师开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等金融科技方面的实践课程。该模式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设置,与时俱进,也能不断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学院建立的课程体系较之以往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全局性,梳理清楚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把握学科知识脉络,形成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全面认识。同时,学院将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与进行实体公司实习等内容加入实践课体系,使学生深刻了解金融行业的服务对象,从而培养高质量金融人才。

    多年来,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一直坚持以“学以致用”为导向,调整考核方式与比重,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与实践性考核。由企业导师评估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促使学生在金融技术知识储备和金融技术业务水平方面协同进步,进一步满足金融行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未来,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将继续充分发挥高校端的学术性与专业性、企业端的应用性与全局性,汇聚金融人才合力,进一步调动高校、行业金融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协同育人实现共赢。(戚馨雨 乔翠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