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音乐课都有演奏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海盐县滨海小学 徐 超

几年前,小乐器进课堂还是新鲜事物,现在已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所在地区的小学音乐课教授的乐器种类繁多,如竖笛、口风琴等。

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十二孔陶笛。学生刚接触它的时候,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一个个把它当作宝贝一样。

上课的时候,我还没说要吹,就有学生跃跃欲试。一节课学完一首简单的乐曲,下课后的校园必定处处是笛声,甚至还引起其他学科教师的“抱怨”。

可是,学笛热潮一过,学生的新鲜感消失,笛声慢慢地就听不到了,问题也随之产生。

“老师老师,今天我们班的顾一凡、陶泽还有……他们都没有带陶笛。”音乐课代表向我告状。

一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可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没有一次上课带陶笛。

“为什么没有带?”趁还没上课,我责问他们。

他们一个个眨巴着眼睛,说来说去都是“忘记了”“弄丢了”“别人借去没还”等理由。

学生陆陆续续走进音乐教室,我考虑着怎么解决这事,惩罚他们。让他们课后打扫音乐教室?扣个人和小组积分?或者,向他们的家长施压?其实,这些手段我都用过,没有任何效果。

这几个“顽固分子”就是能做到“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上课了,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吹奏的时候,他们因为手中没有乐器,无法练习,就在那里无所事事,东看看,西望望,偶尔两个人之间还用眼神交流,或是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拖慢我的上课进度。

总不能让他们一直这样下去,但我也是实在没辙。

晚上,恰逢大剧院举办一场管弦乐演奏会,我去听了。在欣赏音乐表演的时候,我突然间有了一个好主意。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班级器乐演奏会就此拉开帷幕。

学生没带陶笛?没关系。我这里有一些打击类乐器,双响筒、铃鼓、响板、沙锤等,是偶尔会用到的教具,现在暂时交给他们使用。

我还提前给他们写好一张乐谱,让他们根据旋律来配合打节奏。

于是,高大上的音乐会开演了,他们也参与进来,与吹陶笛的学生一起合作表演。

就这样,每堂音乐课都有演奏会,一个月之后,部分“顽固分子”竟然不满配角的地位,开始带陶笛来上课了。

也有一些学生对节奏感兴趣,向我借乐器带回家练习。

演奏会的形式受到大家欢迎,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小乐器演奏,也让不喜欢带乐器的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机会和信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