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探索类主题教学中“两基点、三样式”策略刍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幼儿园探索类主题教学活动中,怎样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

□杭州市红缨幼儿园 胡奕智

在幼儿园探索类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与主题相符合的区域活动,以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提升幼儿主题活动的经验与能力。然而,不少教师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重形式少核心、内容多预设少生成、游戏多浅表少延续、经验多独立少联动等。本文将从“两基点、三样式”的创设模式出发,谈谈探索类主题教学中区域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两个基点

1.以目标为基点,分解分层入区域

在探索类主题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会出现一系列活动分支,活动的探究重点也会随之变化。教师需层层剖析主题活动目标,梳理出阶段性的分级目标,筛选并确定各个区域下需要达成的领域目标,从而确定不同区域下的游戏具体内容。

2.以经验为基点,贴近生活铺内容

区域活动或游戏内容的创设要贴合幼儿生活经验,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进而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区域游戏创设之初,教师需对幼儿进行主题活动前期经验收集,并进行相应的兴趣、能力分析。

二、三个样式及具体策略

1.发散式

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样式,适用于区域活动创设的前期阶段。特点是能满足不同兴趣倾向的幼儿需求,帮助他们获得主题活动经验,丰富多维感知。

具体策略:虽围绕同一个主题目标,但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可设计不同维度的区域游戏内容,使整个区域板块形成发散式的探究学习点,由浅入深地帮助幼儿多维度地了解并掌握主题内容。

2.递进式

满足个体幼儿深度探究的样式,适用于区域活动创设的中期阶段。特点是以特定区域探究为主,牵动其他区域的创设,解决探索类主题教学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难点,支持幼儿深度探究。

具体策略:区域活动作为主题下个体化学习的有效方式,在内容的创设上也需根据主题行进的脉络不断递进,帮助幼儿获得更细化的认知体验。以数学区内容递进为例:在“生长的秘密”主题教学前期,幼儿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已产生了兴趣。教师创设了测量身高的数学区域游戏,鼓励他们给自己和同伴测量身高,帮助幼儿掌握测量方法,学会解读卷尺上的数据。之后,教师提供不同的测量工具,让幼儿学习不同的测量法,帮助他们初步掌握测量对象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匹配能力。当发现幼儿对测量的兴趣开始降低,教师可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在更小的时候有多高,并让他们通过在“健康档案表”里记录自己3年身高的数据,思考身高变化,在观察、比较中感知自己的成长。

3.组合式

满足个体幼儿表现、表达的样式,适用于探索类主题区域活动创设的中、后期阶段。特点是将不同区域的经验整合,提升幼儿主题活动的作品表达,推动系统学习。

具体策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为更好地达成主题目标,需要将各区域游戏进行组合式联动,将发散式的区域板块联动与递进式的区域活动探究相结合,形成组合式的区域创设方式,解决探索类主题中幼儿遇到的各种问题,延续幼儿经验。

以组合式区域创设解析为例。在“好玩的皮影戏”教学中,目标之一是让幼儿尝试制作皮影,讲述故事。教师解读该目标,发散式地在不同区域创设了相应的游戏内容,帮助幼儿获取关键经验。同时,在各区域游戏中,通过深挖幼儿的探索点,递进式地帮助他们获取主题经验,帮助幼儿最终成功演绎皮影故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