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是竞争而是竞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6-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董天策
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主任、教授

    新闻回放

    学习要不要讲竞争?在一场有关“青少年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有专家认为,学习不应该讲竞争,竞争不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要友爱、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也有专家指出,竞争客观存在,减少父母和学校带给孩子的攀比压力、帮助和支持孩子去学会面对竞争更重要。

    主持人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学习和工作中,更是难以逃脱竞争的环境。竞争的初心也许是好的,但是如果陷入盲目的竞争,则容易迷失方向,造成内心的焦虑。青年该怎样看待、理解竞争?又该怎样面对它、超越它?本期我们邀请三名大学生一同探讨,三篇评论角度不同,却立意高远,剖析深刻。

    青年说

学习不是竞争而是竞赛

    竞争思维强调个体之间的对抗和胜负结果,可能导致更强的争夺甚至敌对性。如果人人都挤在一个赛道上,想着怎么样拼尽全力去占有一个位置、获取所谓的竞争优势,那么,个体便容易逐渐陷入了一种错误认知:将他人的努力视为自我的阻碍,甚至视为造成自身困顿状态的原因。在各类期中期末考试、课程报告、升学考试等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轻易否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其实,各类考试的结果,本来是一种学习的检验结果,最终成绩没有排他性。

    学习应当是竞赛,更要有内在动力激励学生注重成长、个人进步和自我超越。竞赛中,学生可以根据规则和标准来展示能力、技能或才华,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前提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并通过竞赛激发个人的努力和进步,“比一比,为了变得更好”。跳出零和博弈陷阱,强化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让学生不断探索自我发展与成长的路径。将他人视为与我共在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建立起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共同追求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学习不仅要有“应当要完成”的目标,而且要将关注的重心由外而内,思考“我是谁”“想做什么”“如何变得更加优秀”,什么事情对自己有意义。找到合理的个体竞赛轨道,循着内心直觉而行,走向属于自己的辽阔天地。(杨雨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