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6-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学与艺术校本课的课堂 学生在上足球课 师生交流 师生课上互动 泥塑社团在开展活动 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图片由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提供

    编者按

    近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初中学校的比例增高,贯通的办学机制、高效的资源应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等优势,使此类学校越来越被社会和家长接受与认可。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已成为新时代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新的教育背景和要求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发挥优势提升质量?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校长周刊推出“关注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上下两篇报道,请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介绍改革经验,今天刊发上篇,敬请读者关注。

■关注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上)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九年一贯制学校从13304所增加到18233所,占初中学校比重从24.58%扩大到34.49%。2021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理论上,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从整体上实施素质教育,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但在办学实践中,却面临模糊的办学理念、提前的教学安排、僵化的学校管理、唐突的学段衔接等现实困境。突破上述困境,应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从办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及实践论的视角,整体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本文结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的实践,加以阐述。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本体论:整体育人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更好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年的整体性发展。因此,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核心在育人,关键在整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更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整体育人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整体视野,即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个包括诸多育人要素、育人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与初中是一个整体,一年级到九年级是一个整体,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小学、初中“两所”学校的生硬拼接。整体视野还包括学校愿景、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智慧校园、家校社共育是一个整体,需要整体设计,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二是学生的整体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课程的连续性、成长环境的连续性、教师队伍的连续性、学制的连续性等方面,为整体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应充分发挥这种连续性对整体育人的促进作用。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方法论:系统推进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系统推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系统设计。即运用系统论原理,对学校办学的要素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其中,办学愿景是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策略、育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学校文化等,其功能是引领办学与育人方向,凝聚全体师生,激发团结奋斗;德育是立德树人的主要路径,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课堂是育人的阵地,这些要素的支撑是教师队伍,智慧校园建设则是育人的技术支持,家校社共育则是育人的合力所在。二是系统实践。将上述系统有机组织起来,优化实践路径和操作策略,实现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整体育人。

    在办学的系统推进中,要注重小学与初中在育人目标、学习方式、课程模式、教学方式、教师研修、管理方式之间的差异和协调,这也是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实践论:因校施策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办学模式才是最好的办学模式。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要根据学校的个性特点,确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式。限于篇幅,笔者仅论述人航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一体化的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也是育人的载体。一所优质学校,必然有一套优质课程来支撑;一套优质课程,也能成就一所优质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建设九年一贯制的课程。

    课程建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是:确立课程目标—构建学校课程结构—构建学科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重视课程评价—深化课程管理。

    课程目标的上位引领是党的教育方针、学校育人目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服务于育人目标。人航确立的课程目标是:促进高质量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具体地讲,一是建构学校课程结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二是建构学科课程体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三是提升课堂学习及课后服务质量,落实“双减”,促进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为系统推进课程建设,学校明确如下四方责任:学校的责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建构多元化、可生长的课程结构;教研组的责任——建构特色化的学科课程体系;教师的责任——打造课程建设案例(课程模块),打磨精品课例;学生的责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对选择负责,让选择凸显价值。

    结构决定功能,学校课程结构决定学校课程功能。学校课程结构上位回应学校育人目标,下位引领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人航建构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三三三”课程结构,整体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足鼎立,以育人目标、学生需求、学科逻辑支撑学校课程立体结构;三个层级,即启航、领航、自航三个层级;三个维度,即每个层级均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

    学科课程体系是学校课程结构的深化,整体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人航建构了各学科小初高一体化的“三航”课程体系。启航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目标重在夯实学生的共同基础,主要包括国家必修课程以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拓展(校本必修课程)。领航课程——面向分层分类学生,课程目标重在挖掘学生的潜能,主要包括丰富的各类选修课程。自航课程——面向学生个体,课程目标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要包括荣誉课程和校级学生社团课程。荣誉课程为满足对未来某一发展方向要求较高的学生,重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启航课程在必修时段实施,注重课内提质;领航课程及自航课程,在课后服务时段实施,注重课后服务提质。

    无课程不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必然以特色课程来支撑。人航要办成航天特色的科技高中,因此学校在航天专家的指导下,建构了航天特色课程体系,支撑学校航天科技特色校建设。并计划建设火箭、空间站、卫星、深空探测、月球车、通用实验等主题实验室及通用实验室,支撑课程开设和课题研究。

    在上述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凝练了以下课程建设策略:一是依赖教师,成就教师;二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三是平缓起步,加速进程;四是鼓励先进,允许暂时的落后;五是重视顶层设计,也重视来自教师的创造,将教师创新实践加工为教师发展课程,暑期培训、科研年会展示共享;六是注重课程成果的反思梳理,追求学术表达,其成果能正式发表。

    2021年12月,学校课程方案获得北京市海淀区首届中小学课程方案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2023年3月,学校课程方案再次获得海淀区第二届中小学课程方案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革

    笔者经常和教师算一笔账:一名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到高三毕业,大概要上1.68万节课;一位教师,一生大概要上1.4万节课(以每天2节课计)。课堂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课比天大。课堂教学改革,要确立顶天立地的意识,即教师的教学理念顶天,教学基本功立地。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人航构建与实施一体化高质量课堂教学体系。即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三个问题,优化五个环节。其中,一条主线,是指在知识的教学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三个问题,是指为什么提出核心素养(缘起)、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如何形成的(学理)以及教学实践中形成核心素养的策略(实践)。五个环节,是指课标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检测等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就拿三个问题展开来讲:

    ——为什么提出核心素养?在20世纪末,为了表征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规格,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都选择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表述。

    ——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理。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学科考评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保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