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辅导作业当慎之又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应该更多地聚焦于孩子人格的发展、习惯的养成和生活力的获得。

□朱建人

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诸多规定措施让广大家长逐渐清楚,孩子的学业辅导不能再一味依赖校外培训机构。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又使不少地方的在线教育成为常态。于是,“时势造英雄”,许多家长便成了半个“老师”,时不时地要亲自出马辅导孩子的各种作业。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一到孩子写作业,家里就“鸡飞狗跳”。比如近日媒体报道,杭州的一个爸爸辅导作业,孩子“屡教不会”之下一通怒吼,一拳把自己打到骨折。

家长辅导孩子作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配合学校的相关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辅导任务;二是受教育“内卷”影响,家长因育儿焦虑而产生的自觉行为。无论出于哪一种,家长都必须十分理性地对待作业辅导这项任务。如若操作不当,极有可能导致以下负面效应。

其一,变“辅导”成“误导”。尽管目前学生家长的学历水平有所提升,但不少家长的知识水平尚未达到足以辅导孩子的程度。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或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进行无厘头的教育,甚至在基本的知识点教学上也时有错误发生。如此“辅导”实质上是对孩子的“误导”,导致辅导越认真,差错可能越多。

其二,事倍功半不讨好。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即便家长自身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熟稔于心,但并不等于一定能把所知道的知识跟孩子讲明白。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和策略,顺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核所在。更何况我国家庭普遍存在的“家长作风”,与相对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反差,亲子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由此导致事倍功半的教学效益,甚至产生负向的教学效果。

其三,养成依赖难戒掉。多年前,笔者在做家庭教育辅导义工时,曾接到一名小学教师的求助电话,诉说因其无法辅导初三年级儿子的作业,儿子竟以暴力手段表达对母亲的不满。仔细了解后得知,这名教师从儿子进入小学以后,就包揽了儿子的作业辅导,导致儿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学业难度系数上去了,家长无力承担辅导任务,而孩子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习惯未能得到及时培养,其在学业上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需要每一个正在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估,以避免不当的教育所导致的各种误伤。而作为经过专业培养的教师,不应把带有很强专业性的教学任务转嫁到家长头上,以避免家长误导学生,从而抵消课堂教学的正面效能。

还是那句话:“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学生的学业发展必须依靠学校教育,而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应该更多地聚焦于孩子人格的发展、习惯的养成和生活力的获得,作业辅导当慎之又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