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式育儿”并非上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需要久久为功,“反向式育儿”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绝不可取。

□李晓鹏

一个8岁半读三年级的小男孩沉迷于游戏,在和老师商讨后,主动要求“休学”打游戏。父母将计就计为其制定了严格的打游戏计划。父母还邀请了一个游戏高手,在游戏中对儿子进行“无情打击”。计划进行到第3天,孩子就坚持不下去了,“崩溃”了4次。第6天,孩子回归网课学习,并承诺补齐前一周的作业。

这父母真是心大,面对儿子爱玩游戏的行为,采取了“以毒攻毒”的办法,希望通过真正“电竞玩家”的训练方式,让孩子体验到打游戏并不是那么简单,从而让孩子“知难而退”,重新回到热爱学习的轨道上来。类似的做法不是孤例。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妈妈为了让女儿改掉平时做事拖拉的习惯,在准备送女儿上学时,故意放慢动作,磨磨蹭蹭,成功把女儿急哭了。黑龙江一个3岁的女孩在大冬天执意要穿公主裙,她的妈妈就真的让女儿仅穿着薄薄的纱裙出门,跟在后面问“冷不冷”。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纷纷点赞,认为这种做法属于讲道理讲不通,就通过反向操作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一番不听话所需要承担的后果,从而最终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这种教育方法,被网友们称之为“反向式育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教育的规律来看,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结果也未必会好,甚至可以认为是家庭教育失败之下的无奈之举。

其一,“反向式育儿”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教育需要“长期主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当是和风细雨式的,家长首先要做出表率,通过言传身教影响、感染孩子,让孩子走上正道。当孩子有一些不良嗜好,也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期待花开而不是催肥催熟。“反向式育儿”的效果是肉眼可见的,第一次采用的时候往往非常有效。家长也被这种“有效”所吸引,不愿意去讲道理,宁愿相信这种“当头棒喝”式教育带来的效果,而不愿意做需要时间和耐心的长期教育

其二,“反向式育儿”的成果可能出现反复。教育是一种对内心知性的唤醒,“反向式育儿”取得的所谓“疗效”,只是因为孩子害怕或者厌倦那样做的后果,但内心是否真的领会到其中的道理,需要打个问号。8岁半的孩子,天然就喜欢游戏。对孩子游戏观的教育,并不是通过“反向式育儿”来消灭孩子玩游戏的天性,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去控制时间,安排好各种活动,让生活更有效率。短时间让孩子失去玩游戏的兴趣,而不是帮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良行为必然还会反复,而每一次反复,都是一次强化。

其三,“反向式育儿”大多是一种暴力,带给孩子的伤害可能是潜在的。家庭暴力有多种表现形式,直接的打骂是一种“热暴力”,不理不睬是一种“冷暴力”,把孩子置于必然会发生不好结果的环境中,则是一种“消极暴力”。打游戏源自内心的欲望和习惯,不去纠正其行为,反而敞开了让他玩,并找游戏高手来虐他,请问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孩子磨蹭是心智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家长故意去模仿,把孩子急哭了,伤害到的是孩子的内心。明知外面天气已经很冷,一个3岁的孩子想穿公主裙出门,难道就只有让她出去冻一冻这唯一的办法?所谓“反向式育儿”本质上和打骂一样,表面上确实可能取得成效,但带给孩子内心的伤害是看不见的,而且这种伤害会更持久。

教育需要久久为功,急功近利的做法绝不可取。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采取这种不讲理的方式来对付孩子,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形成类似的思维方式,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受此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