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端午节不只一种过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黎丽 摄 黄玲波
嵊州市莲塘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嵊州市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
嵊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嵊州市莲塘小学 黄玲波 刘科慧

“今年端午节有点特殊,遇上闰四月,足足推迟了一个月,刚好在期末考试前一星期。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就不能像以往那样邀请家长来校与孩子一起过,也不能串班搞活动。请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点子,既能传承我们以往节日课程的传统,又能做出今年的亮点……” 端午前一个多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我在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群里发起议题,筹划端午节日课程。

一个念头,因外地学生籍贯而起

《我们的节日·端午》课程启动,要从一个念头说起。

2016年,我刚调入莲塘小学,担任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不久就成为嵊州市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大组核心成员,在教学工作之余,负责整个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指导。

我所任教的六(1)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外地,家乡遍布全国各地。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佳的课程资源。于是先后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从每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级作为样本,了解学生的出生地和家乡习俗。结果显示,学生们关于家乡习俗的描述,十分巧合地聚焦在“过节”这个话题中。

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家乡节日习俗,了解到各个地方的节日特色,借助活动重温家乡温暖,感受中华文化。

一次活动,见识你不知道的习俗

念头一起,先从我们班入手,“我们的节日——端午”综合实践活动提上了议事日程。一次“端午知识知多少”现场交流,让学生们对眼睛看得见的端午习俗有了更充分、更全面的感知,正如冯唯一说的那样:“我老家过端午就是裹粽子、煮粽子、吃粽子,没想到粽子还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做法,真是大开眼界。”

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继续探究端午节文化,如端午节起源的各种说法、与端午相关的诗词文章……学生们从起初的附和,到后来兴趣越来越浓,脑子里冒出一个个问号。

带着疑问,我班学生开启了历时一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分成“文化篇”“习俗篇”“美食篇”等几个子项目开展。

文化探究组的佳璐说:“不查不知道,原来端午节起源有这么多版本,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我以后要做个历史学家,去考证这些传说。”

习俗探究组的纳兰说:“我是满族人,我老家的端午节现在已经跟汉族的过法差不多了。为了了解老家的传统习俗,我特地打电话采访老家的爷爷奶奶,知道了在老家还保留着端午节到郊外踏露水的习俗,据说用这天用露水洗脸、洗头、洗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美食探究组小龙汇报:“跟汉族端午吃五黄的习俗不同,我们水族端午吃素,从端午节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午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一次活动,学生们收获满满,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在班级群里留言:“真希望班里能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这个端午节,我仿佛跟着孩子回了趟老家。”

一门课程,端午节吃好玩好学好

小试牛刀获好评后,学校便开始筹划推广这个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实践体验。

从一个班级走向全校,从一次特色活动走向一门校本课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借鉴全课程理念,运用全学科推进模式,整合全校教师资源,全面摸排、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把端午节日课程与学校一年一度“家长进课堂”德育活动进行重组整合,推出全新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日课程框架。

例如在三年级,我们结合美术课和劳技课,开展“绘端午印象”系列活动,有主题小报制作、节日书签设计、香囊制作大赛、彩绳编制体验、诗画端午等活动。

四年级学生是学校第一批从一年级开始经历端午课程的学生,四(4)班徐以勒感叹:“端午活动可以邀请妈妈一起来学校。二年级时的端午美食会,可以吃到同学们带来的各地端午美食;三年级设计香囊印象深刻,我做的香囊现在还放在书房里呢。”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暂停所有线下集体活动,端午节日课程也全部移阵线上,分“过端午齐战‘疫’”“做香囊送健康”“录视频寄相思”三个主题开展。

学校邀请做中医的家长线上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祛邪祛毒的中草药,了解如何借助中草药做好防毒防湿自护;将原有的香囊制作活动改为线上培训,录制视频在三到六年级各班推送,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祛邪香囊;一、二年级小朋友则通过录制“端午送安康”主题小视频,发送给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祝福寄相思。

端午活动成果先后在嵊州市、绍兴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4年来,已经成长为莲小的特色校本课程。端午节对于莲小的学生,已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传统节日,它已经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伴着学生一路探究,一路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诗意的奖状     下一篇:这一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