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研学课程这样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张月芳)“嗨,同学们,欢迎进入今天的‘鹿鸣·剡行’云课堂,这次我将带领大家走进石璜镇缴枪纪念馆,聆听它背后的历史故事……”每到中午,嵊州市鹿山小学教育集团的各班教室里就会传来校园电视台的声音。电视屏幕里,校园形象大使“鹿小弈”通过云课堂,和学生一起开启“云”上研学之旅。

2017年,该校立足本土文化,创设了“鹿鸣·剡行”研学旅行课程。该课程从文化寻根、工艺传承、红色基因3个维度出发,分低、中、高3个年段开设了“鹿娃游城关”“鹿娃访匠人”“鹿娃走红路”课程项目。其中,一、二年级学生行走在嵊州老城关的大街小巷,寻找家乡历史性建筑;三、四年级学生走进竹编厂、紫砂工作室等,向老匠人了解并学习当地传统工艺与文化;五、六年级学生则沿着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该课程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然而,由于疫情影响,这一课程暂时无法常态化进行。如何让课程能更长久、更安全地开展下去?为此,该校专门成立了微课程组,着手开发了“倾听古城墙的声音”“走进嵊州竹编”“走进嵊州小笼包”等研学微课程,并通过校园电视云课堂,将其带进各个班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