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育人,我们“贴地而行” 指向师生共成长的课堂改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张纯纯

“为什么孩子们生龙活虎地进来,却在初中萎靡不振地读了3年?”10年前,一名初中一线教师的这个问题让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陈静静感到惭愧,当时刚刚博士毕业的她给不出答案。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新时代“内生课堂”杭州论坛暨浙江省初中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培训会议上,如今的陈静静有了底气:“突破口就是教研活动,但不是传统的听课,而是在课堂中去观察学生到底是如何学习的。”10年来,陈静静观察了3000多节课,研究了5000多名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每堂课我都坐到其中一名学生的身边,每隔一分钟或者一分半钟的时间,记录下该名学生的独特学习方法、精彩观点、同伴互动、心理状态等,这些就是我们课堂改进的证据链,也是课后教师的反思单。”在陈静静看来,课堂观察最难的地方并不是技术,这种方法每一位教师甚至家长都可以做到,“关键是能真正去体会到学生的需求,这是课堂改革必须要坚持的东西”。

而13年前,决定“断臂求生”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同样将目光聚焦于课堂样态的研究和分析。从“328高效课堂”到“三自课堂”再到“We-课堂”再发展到现在的“内生课堂”,同样的语文课《背影》,从以前是教师板书,学生老老实实记笔记,到现在教师还未现身,学生先在教室里演上了正在艰难爬月台的“父亲”……“让学生自主、自治、自觉学习”已经成为笕桥实验中学课堂的常态。“我们将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自发和内生的学习追求、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帮扶下,通过学生自主、自治、自觉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热爱学习并且享受学习,实现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课堂新样态。”校长高琼说。

“课堂一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绍兴市柯桥区鲁迅外国语学校从2015年开始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教学目标如何分层、作业如何配套、各个教师如何分配等都成了摆在校长赵清祥面前的一系列难题。“但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在倒逼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校本教研制度。”赵清祥认为,分“整体分工—个人初备—集体再备—课前微调—同课异构—课后反思”六步走的新型教研制度更加强调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更需要教师有学科整体思路与分层落实思想,必须做到既能“守土有责”又能“承上启下”。

“当教师置身于课堂改革中,能够缓解他的职业倦怠。”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汪阳合的一番话引起了现场200多位初中校长的共鸣。

“现在的教师和学生其实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两者的身份都是学习者,我们传统所说的教学相长要变成现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提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面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而课堂是学校的基础细胞,课堂教学的革命是高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在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看来,高质量育人是初中教育的价值追求和转型目标。他认为,初中生不仅处于12~15岁的心理断乳期,也面临着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学段分流,彼此间的差异非常大,学校和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初中教育必须要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我们的课堂不应该只是少数学生的深度学习,而是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通过建立安全的课堂环境、平等的倾听关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安心地学习、真实地学习,然后能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当中的存在感,自己能知道自己在学什么,自己要走向哪里。”经过10年的研究,这是陈静静对高质量课堂的理解。

“高质量育人,一方面是我们需要用高质量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另一个关键词则是‘贴地’。所有的‘高’如果没有落到地面上,就是悬浮在空中的楼阁,因此一定要‘贴地而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质量育人综合改进研究中心副主任费蔚说,“校长们要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方式、方法、策略,来解决自己学校的实际问题,用自己的实践智慧去勾画理想的学校模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