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年报透露了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舒玲玲

时下是大学生就业季。日前,省教育厅正式对外发布了两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诊断报告。一份是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2017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另一份为省教育发展中心编制的《浙江省2017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从两份报告的数据来看,我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情况相对稳定,但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选择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在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去往祖国的西部地区,服务国防军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理工大学已经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截至目前,学校累计选派了300余名毕业生赴新疆、西藏、四川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和基层建设。2017届毕业生朱玲淑到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在藏区,她不仅结对帮扶了一户藏民家庭,还跟其他同事一起组织成立了“雪域支教团”,利用业余时间到当地中小学校辅导授课。同时还联系了浙江4家爱心企业,募集善款善物,已使828名学生受惠。

报告显示,我省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其中有59.01%的毕业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这一数据已经连续6年保持增长。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施建祥认为,这与我省发达的民营经济能够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有关。同时,民营企业有相对灵活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和较为通畅的上升空间,毕业生的发展前景越来越看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夏涛表示,该校毕业生中有95.68%进入了各类企业工作,其中进入民企的占67.47%,尤其是IT企业倍受毕业生青睐。

我省2017届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再创新高,达到4624元,横向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7元,纵向高出2016届毕业生348元,同比增幅为8.14%。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月收入表现尤为突出,增长幅度达到9.03%,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其工资也高出全国同类平均水平522元。

有专家表示,这一方面说明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浙江的高职教育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我们每年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能进入吉利集团工作,他们第一年的平均收入就能达到每月5500元。”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涧燊说,毕业生月收入提高与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有一定关系。

根据报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首次超过90%,在各项能力满意度评价中,分值最高的是实践动手能力,达到91.45分。在施建祥看来,这与我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普通本科院校重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有关。

在长兴县人民医院轮岗实习期间,杭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仇仲仪就因为专业基础扎实、工作积极主动,得到了首肯。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素来不招收专科毕业生,却已连续两年为该校学生开辟“绿色通道”。

此外,我省2017届高校毕业生选择通过国内读研、专升本、进修和出国出境留学等形式继续深造的比例明显提升,达到了10.58%,同比增长了2.19个百分点,同时也首次高于9.8%的全国平均升学水平。

这些年,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监控机制,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省持续开展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并向社会公布年度报告。如今,该报告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各类政策、高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与参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