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大徐英含:用手术刀剖开真相

在徐英含家中的一个置物架上,除了几张照片,剩下的所有格子满满当当地摆着徐英含的荣誉证书和奖牌,其中正中间的位置,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8年10月颁发的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奖。这是国内病理学界的最高荣誉,用于表彰那些为中国病理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病理学家。

1946年,徐英含考入浙江大学,成为抗战后组建的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首届学生。1953年,他到原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病理教研室工作,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位法医学教师。在其后的60多年中,徐英含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30余本。他主编或参编了几乎国内所有的法医病理学方面的教材。

1998年,72岁的徐英含退休。2004年3月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成立,徐英含先后任中心资深鉴定人和顾问,一直工作到现在。

作者:金云云

《中国青年报》2019年4月22日第7版

湖州师院:

绘就校城融合“路线图”

近日,由湖州师范学院与企业联合研发的“高耐温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获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一等奖。这是学院近年来,推进与湖州市三县两区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

2017年,湖州组建了市地校合作领导小组。要求从“党政主导、校企联动,聚焦项目、市场运作,突出创新、服务产业,注重实效、共建共享”原则出发,为湖州实现“两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是地校合作的一次转型升级。

“罗氏沼虾是1976年引进国内,但同时也引入了病原体,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学院教授杨国梁介绍。从2002年开始,他带领团队花4年时间,运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罗氏沼虾的改良品种“南太湖1号”。2009年,引入国际先进的“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选育出“南太湖2号”,不仅为百姓餐桌提供了更丰富的食材,也为养殖户增收提供了保障。在湖州师院,像杨国梁这样活跃在生产科研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教师数不胜数。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学院共承接服务地方项目1700多项,项目经费近3亿元。

作者:谈铮渭 李 华

《》2019年4月22日第6版

宁波:教育擦亮

“红帮裁缝”金字招牌

19世纪中后期,宁波作为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缝曾为外国人(时人称之为“红毛”)裁制过西服,“红帮裁缝”因此得名。

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学院,记者遇到了“红帮裁缝”的第七代传人——卓开霞。10多年前,她拜师第六代传人江继明。当时江继明还是该校的一名教师,现在已经退休。

江继明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期间,带过无数学生,还自掏腰包成立了“继明红帮服装研究所”。其自创的“1/2教学服装模型”“快速放缩服装放样板”“服装折纸打样法”都是校内公开的教学内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同样的“剧本”也在其他学校上演。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了虎头鞋社团,学生制作的“九针孔”“满底鞋”等系列工艺产品,包装后在市场上销售。宁波市奉化区江口中心小学以百年老字号“荣昌祥”为第二课堂基地,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红帮文化,动手设计布贴画、袖珍旗袍等作品。

作者:蒋亦丰 史望颖

《》2019年4月22日第1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