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支教,传播传统文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汤 洁

端午节临近,远在厄瓜多尔思源中国语学校支教的嘉善县吴镇小学教师陆红霞正在积极备课,她准备了诸多有关端午节由来的故事,带到课堂上,带领那里的孩子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

陆红霞是吴镇小学的英语骨干教师,至今已任教23年。去年,听到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委派教师去国外支教的消息时,她第一个报名参加。她觉得这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可以教更多的外籍学生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去年8月,经过30多个小时的旅途,陆红霞终于到达厄瓜多尔。当地条件简陋,厄瓜多尔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就是“赤道”,可是她所在的基多市因高山环绕,夜晚异常寒冷。再加上当地几乎每月都有地震,在异国他乡也找不到交流的人,她甚至有了逃回家的冲动。“后悔吗?不,我又不是来享福的,我有梦想,我有使命!我不当逃兵,我适应能力超强,万事开头难。”陆红霞不断鼓励着自己。

陆红霞既期待又忐忑地等待着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但走进教室就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味,这驱散了她的陌生感。学生的中文水平很差,不少华裔的孩子不肯说中文,一开口就是一大串西班牙语,陆红霞急在心头上,却不流露。为了提升学生汉语口语水平,每天她都会组织学生讲述成语故事,让他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会播放中国经典动画片和中文歌曲,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当然,陆红霞也不忘组织华裔学生用讲述中国红色故事的办法,提升他们的口语水平。上《朱德的扁担》一课时,学生扮演起了朱德等不同角色,既锻炼了汉语对话,又了解了中国伟大的革命精神。汉语识字课很枯燥,陆红霞放慢教学进度,借助课件和教具,化难为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她还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喜欢上汉语。比如,在每个学生身上贴上了汉字,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被抓到的学生念出所有的汉字。每当学生有了进步,陆红霞总会用自制精美书签来奖励他们,这些书签背面印着杭州西湖等中国元素的图片。

平时,陆红霞也会为学生讲述海宁籍作家的作品和嘉兴当地的风景名胜,让学生了解嘉兴的风土人情。每逢节假日,陆红霞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清明节,她告诉学生这个节日代表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思念,也教他们做青团。元宵节,她一边教学生做灯笼,一边讲述元宵的故事。陆红霞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诵中国古诗词,教他们练习毛笔字,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展示中国结、丝绸扇子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物品。去年,她带领华裔参与当地大使馆组织的“祖国是什么”主题演讲,让他们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中国。

思源学校学生涉及不同年龄层次,从幼儿园到社会工作者均有。学校刚成立了太极队,陆红霞又和其他教师教当地老奶奶打起了太极拳,在侨联举行的新春佳节或中秋佳节上,和他们一起展示。在去年厄瓜多尔大使馆组织的国家美食节上,陆红霞还和其他中国教师一起身穿旗袍,为游客沏茶,展示中国的茶道文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