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治标”还得“治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6-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小峰

“论文过了吗?”这是毕业前夕大学校园里学生之间最流行的一句问候。今年,各高校纷纷加大了论文的查重力度,加紧了对论文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学生们惊呼,遇到了“最严论文审查”。

“最严论文审查”也让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不少学生平时在科学写作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不足,学术素养和学术写作能力也有所欠缺。甚至于对一些学生来说,人生中第一次写的论文竟然就是毕业论文。赶鸭子上架,写起来肯定有心无力。此外,一些学生忙着考研、找工作,用“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对待毕业论文。前期准备不足,后期拼拼凑凑。

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其质量高低是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检验,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核心标尺。对本科生而言,论文的质量是对个人专业和通用双维度下知识、技能的检验,其创作过程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然而,如果高校不从更深层次改革毕业论文的管理方式,最后只会让毕业论文成为“鸡肋”,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最严论文审查”也很可能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结局。

首先,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实现常态化,渗透学生本科学习的全过程。毕业论文其实是对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考验,学生在毕业论文中表现出的问题,比如选题宽泛或不符合专业培养要求,论文架构和逻辑混乱,字数拼凑、图文格式不规范等,暴露出其平时论文写得少、训练不足。因此,高校的课程考核中,可以多采用论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和文字组织水平,并形成能力积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也可以减轻毕业生和其论文辅导教师的负担。

其次,高校要构建多元化的毕业考核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的性质和定位,择取合适的形式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毕业考核。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本科生毕业论文不能作为毕业考核的单一项目,高校应遵循专业的特点,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和指导投入,强化制度规定的实施和过程管理,在严格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建构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学科竞赛获奖、实习实践报告、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毕业论文等在内的多元化和弹性的毕业考核体系。同时,对于毕业论文的评价,也可以更加人性化,将学生的四年课程成绩、学习获奖情况、教师评语等作为参考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其专业学习的贴合度和匹配性。

最后,高校在毕业论文的管理上不能有惰性思维,动不动就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监督。例如,查重只是论文检查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目的,为了查重而查重,而不问学科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科专业论文转引其他著作的原话较多,比如古典文献学,如果一味地要求其降低查重率,反而会破坏论文应有的学术水准。实事求是地说,查重工具很容易成为学生借助文字游戏掩饰抄袭的辅助工具,而且查重工具对于较长的专业学术用语无法甄别,也很难区别究竟是抄袭还是引用,难免会破坏学生们的创新活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