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校园来了“第一书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曹可可

通讯员 樊秋仙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常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傅昌华更忙碌了,但他仍时刻关注着与党校一墙之隔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半年前,他被任命为该校的“第一书记”。与他一道,首批担任第一书记的共有10人,他们分别从省、市、县三级党代表中遴选产生。从去年7月开始,分别进驻常山城区的10所中小学校,结合自身丰富的党务建设经验,挂联帮扶学校夯实党组织建设。

该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琚旦炜介绍说,一直以来,学校党建工作相对比较薄弱,能力水平不高。自从中组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后,县里借鉴处级干部到行政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经验,决定在教育系统推进“第一书记工作法”,帮助学校抓好党建工作。选派的第一书记不主持、不替代、不包办现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工作,重点围绕学校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指导、帮助学校做好规范、抓好落实,力争打造一批学校党建工作示范点。

省党代表、天马街道文峰社区党总支书记郑怡是天马第一中心小学的毕业生。她主动请缨出任该校的第一书记,“天马一小就在我们社区,我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还有深厚的感情”。琚旦炜说,县里尽量安排这些“空降”的第一书记就近担任,以方便他们随时入校了解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学校教师比较紧缺,人手紧张,很难调动起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县实验小学校长封鸣根此前一直在为如何开展党建工作而焦虑。县残联理事长、党组书记朱万洪进校担任第一书记后提出,党建要统领学校各方面工作,要做到党建与德育、行政管理等其他方面“分工不分家”。

于是,结合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胡柚娃”,学校制作了“柚娃说党史”展示牌,讲述党的历史与优秀党员事迹,置放在班级前供学生了解;建立党员教师升旗手队伍,每月第一周由党员教师负责升旗仪式;面向全校教师征集党建工作建议,评选“金点子”并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这一系列“组合拳”让县实验小学党建工作立刻有了新气象、新局面。

在第一书记的指导下,县第一中学创作了校歌,让学校精神广泛传播;紫港中学则开始上起了适合高中生的党课;县职业中专的党性教育主题培训、党建知识专项测评、校园党建文化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每隔一段时间,这些第一书记还会来一次“头脑风暴”。在这样的“头脑风暴”中,县职业中专的“匠心党建”、天马一小的“润心党建”等品牌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基层党建格局。

为调动第一书记的工作热情,常山县委组织部和教育局建立了两套并行的考核办法:一是晒成绩,每学期集中展示学校党建成果;二是对学校支部党建工作设立严格的考评体系,结果与学校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其实,第一书记之间也在暗自“较劲”,郑怡告诉记者:“‘第一书记工作法’是我县的实验,在全省也是一次积极探索,能被选中是我们的荣幸,谁都不敢也不愿懈怠。大家都想看一看,谁能把学校的党建工作做得更好。”

前不久,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指出常山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佳、举措实、成效明显”。这让琚旦炜非常兴奋,她说:“目前第一书记已经覆盖了全县41所学校,我们将通过红色党建打造教育铁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