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校长徐国阳的“办学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李 平

通讯员 陈军港

十字路口画上了醒目的斑马线,草坪中央建起了岩石公园、月相公园,角落一侧矗立着高高的气象塔,忙碌的摄像师正在导演的指挥下拍摄着电影……看到这一幕幕情景,可别以为自己正身处街头、科技博览馆或是气象台,事实上,这里只是一所乡镇中学——浦江县黄宅中学。

这些别具匠心的创意全都来自该校校长徐国阳。

自主持学校工作以来,徐国阳就努力“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氤氲着教育的力量”,在他眼里,校园里的一石一角应当具备承载教育的功能,一草一木也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正是对教育的这份善思与用心,让徐国阳从一名普通教师蜕变成为“名校长”。

每周四下午,黄宅中学的烘焙室里就热闹非凡,一拨又一拨教师陆续赶来,只为吃上一块校长亲手烘焙的蛋糕。该校教师薛枫说:“我吃的不是一份点心,而是一份甜蜜。”

临近放学,徐国阳总会在校园里走上一圈。一次,一位正吃着饼干的教师在看到徐国阳走进办公室时,忙不迭地把饼干藏进抽屉。他默不作声地走了出去,心底却涌上一阵心酸:“多可爱的老师啊!他藏起来的哪里是饼干,而是尊严!”

教师如果没有尊严,又怎能收获幸福感?没有尊严和幸福感的教师,又怎能教出乐观向上的学生?“要让老师们光明正大地吃!”为此,徐国阳偷偷报了一个烘焙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烘焙。去年12月,学成归来的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每周四让老师们吃一回点心”的愿望。

事实上,为了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徐国阳在担任校长后就没少“折腾”,一心想为教师打造一份“幸福套餐”。他为教师们开辟了一个有茶水、咖啡和杂志的小型研讨区——“聆语轩”,教师们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下开展各学科研究探讨活动时,连连为校长的用心点赞;他用心收集整理班子成员和班主任的教育随笔并汇编成册,让全校教师都能分享优秀的教育心得和教学经验;教师学习机会少,徐国阳就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到各地学校学习取经;学校每年都要评选“最美教师”,为此,徐国阳还四处“拉”赞助、发放奖品……“幸福套餐”不仅拉近了校长与教师间的距离,更激活了教师们的精神动力。

这么大的学校,总有几个让教师头疼、家长气恼的“熊孩子”。对德育工作情有独钟的徐国阳却始终坚信,所谓的“坏孩子”只是一群缺乏爱的折翼天使。他主讲的“德育小课堂”成了“熊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徐国阳说道:“没有学生天生就是‘坏’的,只要付出足够的爱,就能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爱的种子,长出爱的翅膀。”

徐国阳清楚地知道,办好教育不能因循守旧,只有在变中思进,才能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爱的种子。为此,他倾力探索将德育、教学与“美丽校园”建设相结合的办法,最终让黄宅中学成了名声在外的“百变校园”。

校园微电影是徐国阳实践爱的教育的一大创举。从2015年至今,已有12部由他担任编剧、学校师生自导自演的校园德育微电影问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造就了一大批校园电影明星的同时,校园微电影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德育载体和途径。如今的黄宅中学校园里,电影海报制作、演员海选等活动一应俱全,时不时上演的拍摄阵势更让人不自觉地以为自己来到了影视基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