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以游戏为核心特质的《幼儿园游戏·发展·成长课程》成功出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4-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用书

游戏伴随幼儿成长。由国内幼教专家朱家雄教授领衔、历经3年研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幼儿园游戏·发展·成长课程》,终于呈现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2018年秋开始在全省各地使用。本课程的研发,为推进全省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课程的园本化建设,提供了可供整合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可资借鉴的课程实施范例。

一、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实施理念

●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立足幼儿在蕴含游戏体验的各类活动之体验为基础。

●唤起幼儿生活的需要、丰富幼儿生活的经验、培养幼儿生活的能力。从简单规则到复杂规则、从低结构游戏到规则游戏的学习脉络中,彰显幼儿身心机能和思维品质在游戏化学习中的递进发展,最终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手册

二、构建“以游戏为核心特质”的课程操作体系

●从游戏类型、游戏载体、游戏过程3个维度,重点设计基于幼儿学习特点的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以富有游戏性的主题为线索,贯穿幼儿主动唤起的游戏活动和蕴含游戏体验的各种教学活动,包括生活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并不是用游戏替代其他所有活动),以幼儿在课程中的快乐体验和智慧发展为价值取向,期望达成幼儿快乐成长的课程愿景。

三、选择“趣味生活”的课程教学内容

●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体现“游戏”既是课程内容本身,也是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手段。通过游戏性的环境、材料和人际互动,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感知和生活体验的30个主题内容,每个年龄段安排6个主题,每个主题下提供20多个活动内容,在主题串联下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各环节。

四、倡导“与境玩、与物玩、与人玩”的课程实施方式

●通过自由游戏、低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等游戏教学的分类设计,引导幼儿“与环境玩、与物品玩、与人群玩”,在多元纵横的游戏互动中实现相互磋磨和人物交往。在积累生活和学习经验的同时,激发对现实世界的探究寻秘,真正实现从游戏激趣到经验获得的“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学习方式。

绘本故事

五、尝试为“园本课程”留足广阔

的开发空间

●《幼儿园游戏·发展·成长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新一轮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幼儿园推进课程改革和贯彻课程游戏化,无论是课程实施的理念建构,还是课程的体系架构和课程资源整合,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施范例。对已经具有丰厚教育、教学经验的幼儿园,可以参照和整合本教材的课程框架和资源,依据教育对象和生态条件,通过本土教育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整体研发既有特色资源又有实施创意的园本课程。

浙江人民出版社将组建“课程研究共同体”,邀请省内外科研和教研专家,对《幼儿园游戏·发展·成长课程》的实验园,进行立项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跟踪指导,以园长论坛、科研讲座、教学观摩、出版文集等方式,引领实验园聚焦问题、科学研讨、共同发展。

联系电话:

0571-87337560(施老师);17764537323(张老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