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叶 霜

“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本世纪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明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如何真正让学生站在台前,做到“学生第一”呢?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时常有着这样的叩问和反思。

最好的管理是“志愿服务”

我们把学校值周扣分小组改变为学生自管会,淡化“管理”,强调“服务”。服务岗位涵盖操场、食堂、教学楼、寝室等在校的所有场所,体系搭建从校级、到年级组、再到班级。三级自管会成员全部由学生自发报名参与,经培训后成为班级、年级组、学校管理的主力,取代了以往的“值周老师”,基本上达到了“人人参与,服务人人”的工作状态。

教学楼的12个漂流书吧,以前被算作临近班级的包干区进行检查扣分,现在我们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每个漂流书吧组建一个由8人构成的志愿者小组。经过统一规范的志愿服务培训,每个书吧小组协商确定志愿服务时间,每天能够做到服务“定人定岗”,保证了书吧的整洁、干净。同时设置清晰的志愿服务岗位牌,让志愿者的形象光荣上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服务激情。

我们将校园绿地划分为若干块,面向全校展开竞标。班级要获得绿地的养护权需要提出自己的护绿方案,通过全校层面的“校园护绿中队竞标”,得到认可才具有养护资格。竞标成功后,这一块绿地既是学生们课外开展劳动教育的场所,更是班级展示风采、表现特色的园地,护绿牌、树木名片、温馨提示语等个性化的标识点缀了校园。

把学校管理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志愿服务,校园不再是“管与被管”的冰冷场合,而是学生站在中央扮演“主人”的温情家园。

最美的说教是“现身说法”

学生面对的如果只是教师的唠叨,那再经典的至理名言都是废话。

我们让班主任不再滔滔不绝地去强调文明礼仪,而是让学生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找寻校园里的礼仪风景,去搜集身边的礼仪“反面教材”。然后让学生们合作创作校园文明礼仪剧本,在班里组织同学表演。演员经过选拔筛选,剧本经过修改、打磨,最后在整个年级组进行展示。

我们搬走了演讲台,换成了软座沙发,“你听我说”的演讲变成了“你我对话”的沙龙。学长学姐们回母校进行励志宣讲被包装成为“青春故事分享会”,分享“最难忘的校园角落、最难忘的一个人、最想对母校说的话、最想吐槽班主任的话……”

我们把每年的“六一”做成学生们的集体生日,让新团员的离队入团仪式成为全年级学生共同见证的庄重时刻。让学生站到舞台中央,让学生来“说教”,让学生用发现、行动和践行来“发声”,互相感染、彼此影响。

最酷的作业是“社会实践”

当作业变成驱动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任务,激发出的精彩会令人大吃一惊。

寒假,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劳动教育、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学习意义探究等“六道大题”。自由组队、自选主题、自主策划,学生们或是社会调查,或是志愿服务,或是参与体验,开展了许多具有创意、富有内涵的活动。这些活动过程被做成一份份精美的作品发布在微信上,春节期间“刷爆”了衢州老百姓的朋友圈。50多篇“美篇”,50多万“点赞”,这是学生交的“最美寒假作业”。

暑假,新加坡夏令营、英国夏令营、澳大利亚夏令营、北京夏令营、甘肃—西安夏令营、齐鲁夏令营,我们把研学旅行包装成一个个的社会实践任务。学生们关注一路风景,带着问题探寻当地文化,一同合作完成任务。

只有让任务驱动式的体验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如何锻造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才真正有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也就站在了自我成长舞台的中央。

最强的动力是“职业体验”

开展未来职业体验,带给学生的动力有时比“大声说出你的理想”更为持久。

当职业体验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引入校园,当学生慢慢接触到公安、法律、农林、工程、管理、环保、金融、企业、医务等行业,梦想的种子就在他们的心中慢慢扎根。当学生们经过4个学期的不同职业体验熏陶,我们又再次为他们搭建舞台,进行学生职业规划展示活动,让学生“大声说出梦想,有效规划未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长为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稳健走向生活的合格公民。我们坚信,当我们的学生有一天从校园这个舞台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人生舞台,他们的脚步会迈得更有力,姿态会显得更自信,从而能够永远微笑着站在那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央!

(本文作者系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校长、省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教育,谁之本职     下一篇:四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