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在教师培训中比提高业务水平更重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郑良仙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中的一句话。套用此话,教师培训也有三种目标:“怡情”“傅彩”“长才”。三者之中哪个最重要?很多人会说:当然是“长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因此,教师培训的主题往往就是培训业务知识:学习教育理论、方法、案例。但笔者认为,换个角度来看教师培训,不妨把“怡情”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

“怡情”就是陶冶情操,具有生活情趣,使心情愉悦。如果一位教师除了自己的专业而对其他事物毫无兴趣、毫不知晓,他可能是个称职的学科教师,但人格魅力往往不足,对学生吸引力也不大。

一位教师的实力、魅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素养上,也体现在非专业素养上。比如,我校有一位教师爱好书法,水平不逊于专业书法教师;他还喜欢研究老子和庄子,文学功底不亚于语文教师;可他教的学科却是数学,他引用《道德经》给学生讲三角函数,学生喜欢得不得了。

还有一位曾经背包走遍三分之二中国版图的“独行侠”,他教历史与社会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

这样的教师,有点像黄药师,多才多艺:阴阳五行、天文历法、医学算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极高造诣,也没怎么见他苦练武功,可他“落英神剑”“玉箫剑法”潇洒俊雅、独步江湖。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是知识对知识,可能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不可否认,知识素养是教师素养的一个方面,而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上大学期间已经有相当储备。但走出校门之后,如若不学习,故步自封,就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面临知识老化,肯定会影响教学。比如在社政学科方面,一些法律表述的变化;在历史学方面,一些新证据的出现会使历史结论也发生变化,等等。教师如不及时学习,死抱着自己学生时代的所学,必然会遇上新问题。

因此,教师培训中安排一些学科前沿知识的业务培训很有必要。但如果教师培训只定位为专业知识培训,即“长才”,那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怡情”重于“长才”。如何“怡情”,首推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带给人们心灵的熏陶和自我调节意识的觉醒,使人类变得高贵、理性。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不仅热爱事业,而且热爱生活,积极上进;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才可以将幸福感传递给学生。

以圣人孔子为例,若论专业知识,按今天的分类,孔子的专业只怕无法界定。孔子在课上经常和学生谈论音乐、诗歌;谈理想,谈做人的道理;谈礼仪制度,也谈文字读写。《论语》中记载孔子有一次和学生谈理想,其中有个学生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赞叹,明白地告诉我们,“怡情”最重要。

再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是会解题、会考试的人,还是会生活、有思想的人?答案显然是后者。

许多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也告诉我们“怡情”的重要性。钱学森曾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钱老不仅是科学大师,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都有较深造诣。无独有偶,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自小就迷恋音乐,他6岁练习拉小提琴,唯一的消遣就是音乐,不管走到哪里,总是身不离琴。他在创建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思索陷入困顿时,就不由自主地拿起琴弓。

许多科学家都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建筑学家梁思成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地质学家李四光学过作曲,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谷超豪多有诗集问世,袁隆平的业余爱好是拉小提琴……这些科学家的成长得益于他们曾经遇到的良好教育环境和师资。

钱学森曾经回忆给予自己一生深刻影响的17个人,其中中学教师占7位,他的美术、国文、音乐、科学精神等基础就是这些教师为他奠定的。钱老说自己受到了艺术熏陶,避免了机械唯物论,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足见中学教育之重要,也足见教师具有广博人文情怀、艺术修养之重要。

综观眼下的教师培训,功利性过于强了些。大伙儿目光灼灼,紧盯教材教法、考试评价等。教师的心灵诗意不起来、丰盈不起来,他的课堂也就灵动不起来。笔者建议今后的教师培训不妨多开设一些人文、艺术内容,让音乐、书法、绘画、舞蹈、文学、哲学等进入各学科教师视野。让教师“怡情”,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美的种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