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②苏轼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④乱入船。卷地风⑤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⑥。帮你理解:①望湖楼:楼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②醉书:酒后所写。③苏-三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小学语文 > 诗词鉴赏/2019-08-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②     
苏轼③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④乱入船。 
卷地风⑤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⑥。

帮你理解:①望湖楼:楼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②醉书:酒后所写。  ③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 人。  ④白雨跳珠:白色的雨点像蹦跳的珍珠。  ⑤卷地风:卷到地面的大风。  ⑥水如天:水面像蓝天一样明 净。     
1.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古诗的意思。    
                                                                                                                                                   
                                                                                                                                                     
                                                                                                                                                    
2.诗中把乌云比作“黑云翻墨”;把雨点写作“白雨跳珠”,你能用别的说法来描写乌云、雨点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1.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意思对即可)
2.乌云:黑布
     雨点:豆子
(答案不唯一)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②苏轼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④乱入船..”主要考查你对  诗词鉴赏,翻译句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诗词鉴赏翻译句子

考点名称: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
    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①绝句:
    近体诗的一类。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七言绝句。
    ②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共8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③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 小学诗歌鉴赏要点: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
    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
    1.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动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音韵铿锵,且“敲”字有声音,以响衬静,突出了居处的僻静。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十四个叠字,或写人物的动作行为,或写周围环境,或直抒胸臆,将诗人遭受一系列深创巨痛之后的茫然若失、凄凉、悲残、悲戚的情怀,全面准确地刻画出来。同时读起来又有韵律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