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甲)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七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散文阅读/2017-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
(甲)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 “鬼.市”云。
(乙)小石城山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2分)
(1)裁如星点   裁:                   
(2)少北而东   少:                   
(3)人烟市肆   市肆:                   
(4)良久乃已  良久:                   
小题2:.为下列划线词在(甲)文中找同义词。(2分)
(1)有门焉(    )             (2)望远(     )
小题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1)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2)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小题4:(甲)文中把 “山市”又称为‘‘鬼市’’的原因是什么?(乙)文“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的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1)通‘‘才”  (2)通“稍”  (3)集市  (4)好久
小题1:(1)如  (2)愈
小题1:(1)再往上,就昏暗得看不分明,不能够计算楼的层次了。    (2)用小石块投进洞里,洞中有水的声音
小题1: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因为仅是传说而已。

(1)这是对文言文实词识记与理解考点。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这里注意通假字(1)通‘‘才”  (2)通“稍” (2)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另外,我们应该知道许多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此处找出表“像”“很”的词语。(3)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应注意“缥缈”“洞然”等词语的理解。(4)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这里能在原文中找出正确句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