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九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散文阅读/2017-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固不可(  )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⑶何而不平(  )      ⑷河曲智叟以应(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
小题3: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小题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小题1:(1)他们运土石,每年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你太不聪明了!
小题1:D 
小题1: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


小题1:试题分析:⑴通,变通,不要理解为彻底。 ⑵穷尽 ,匮也是穷尽的意思。 ⑶ 愁 ⑷ 通“无”通假字
点评:平时对书本中的古文要逐字逐句的理解翻译,并识记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思、用法、词性,不断积累。
小题1:试题分析: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句注意赋分的两个点:一是“易”——变换、“一反”——往返一次两个词语的解释,二是整体意思。
(2)“甚矣,汝之不惠!”注意倒装的句式:“甚矣”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惠”的理解:聪明,这是赋分的两个点。
点评:这类题目,在平时学习古文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章“读死”——逐句直译,字句过关,扎实积累古汉语字词,打好古文语言基础。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以”是“因为”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和选项中的”以”意思相同.
点评:平时多梳理文言常用虚词的词性、意思、用法,进行专题训练,达成熟记和运用的技能。
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句可以得出人物的特点或者精神内涵,一是愚公的一句看出即使自己这辈子不行,后辈们还会坚持下去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显而易见。二是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的远见和信念。
点评:这种题目,首先要“通文意”,然后要“抓要点”,文意通了,要点就容易把握,所以注意在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分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