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毕淑敏①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触,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是想-八年级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初中语文 > 散文阅读/2017-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毕淑敏
①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触,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是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者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②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作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③今世,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十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XX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长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④今世,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交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⑤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俊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小题1:作者在“今世的回眸”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请根据文意,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眺望高山,                          →凝望绿色,祷告生命的繁衍兴旺→注视人群,                
                        
小题2:第②节描写了“山所表达的精神”。请你说说“山的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①从            可以看出“山”的                         
②从            可以看出“山”的                         
③从            可以看出“山”的                         
小题3:第③节和第④节各有一处画线词语,他们分别喻指什么?(2分)
密集的闪电:                        
最初的运算:                        
小题4:第⑥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小题5:在第⑤节,作者简要叙述自己还要看其他喜欢的事物:“海”“花”和各种“人”等。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寄托你的一种人生追求。(不超过60字)(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答案


小题1:示例:追求人格的崇高和伟大  期望人生的美丽和智慧(意对即可)
小题2:①从它离太阳最近,离平原更远,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可以看出“山”的伟大(崇高)②从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 可以看出“山”的坚强(勇敢)③从 它接纳登山者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人一窥真颜的恩赐可以看出“山”的 宽容
小题3:喻指辽阔的幽深绿色 喻指初次的做人
小题4:不把人生的追求寄托在虚无飘渺的来世愿望中,而是在总结回顾人生旅程的基础上,重新把握方向,一心一意从当前努力。
小题5:略。


试题分析:
小题1:眺望高山,抓住第②段的语句,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所以眺望高山,追求人格的崇高和伟大,期望人生的美丽和智慧。注视人群,抓住第④⑤段的内容进行概括。
小题2:抓住文章第②段相关语句:“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 可以概括出从它离太阳最近,离平原更远,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可以看出“山”的伟大(崇高),从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可以看出“山”的坚强(勇敢)“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从它接纳登山者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人一窥真颜的恩赐可以看出“山”的 宽容。
小题3:抓住“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可知密集的闪电:喻指辽阔的幽深绿色。抓住:“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最初的运算:喻指初次的做人
小题4:“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把人生的追求寄托在虚无飘渺的来世愿望中,而是把余生建立在总结回顾人生旅程的基础上,重新把握方向,一心一意努力。
小题5:提示:可以模仿本文第二段的写法,既要写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又要表现一种人生追求,而且要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
点评:理解词语含义要1.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本义;2.联系文章的中心、人物形象、上下文、作者的感情、修辞特点来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反语义、色彩义)。3.代入具体语境中验证。理解句子含义: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2.结合作品背景,理解句子含义。3.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含义。4.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5.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理解句子含义。6.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特定情境,理解句子含义。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语段、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从中概括出信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