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富商奥力姆和他的朋友玛迪一起来到一座城市。奥力姆对玛迪说:“你知道吗,这座城市曾经救过我年轻的生命。那一年,-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富商奥力姆和他的朋友玛迪一起来到一座城市。奥力姆对玛迪说:“你知道吗,这座城市曾经救过我年轻的生命。那一年,我从这里路过,突然急病发作,昏倒在路旁。是这座城市里善良的人把我背到医院,为我治好了病。我不知道谁是我的救命恩人,因为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后来我离开了这座城市,随着财富的增加,我越来越思念这座城市,越来越想报答我的救命恩人。”“那么,你准备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呢?”“把我最珍贵的三颗宝石,奉献给这里最善良的人们。”他们在这座城市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奥力姆就在自己门口摆了一个小摊,上面摆着三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奥力姆还在摊位上写了一张告示:“我愿将这三颗珍贵的宝石无偿送给善良的人们。”可是,过往的行人只是驻足观望了一会儿,然后又各走各的路去了。整整三天过去了,三颗宝石无人问津。奥力姆大惑不解。玛迪笑了笑说:“让我来做个试验吧。”于是,玛迪找来一根稻草,将它装在一个精美的玻璃盒里,盒中铺上红丝绒布,标签上写着:“稻草一根,售价一万美元。”
此举一出,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人们争先恐后,前来询问稻草的非凡来历。玛迪说这根稻草乃某国国王所赠,系王室家中传家之物,保佑着主人的荣华富贵。结果,此稻草被人以8000美元买去。三颗宝石依然在熠熠发光,而在人们眼中,只是把他们当做假货,当做哄小孩子的东西而已。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习作例文】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
垃圾,你们知道吗?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不就是垃圾嘛,有什么稀奇的?告诉你,垃圾是——宝贝!不管你知不知道垃圾,我还是告诉告诉你一下垃圾的知识吧!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上面的你知道了吗?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为什么说是宝贝呢?因为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有一个人一下子就变成了富翁,他就是捡垃圾来卖钱的。有一个人在马路上捡垃圾,听见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在报纸上看到可乐罐里有一种微量元素,那种元素能卖好多钱呢!听说是1吨能卖几万元呢!”捡垃圾的就在想:1吨就能买几万元,那我多捡几吨!于是,他以后就光收可乐罐。人家2毛一个,他却收4毛一个,因为他高价收,所以别人都到他这里卖。过了几个礼拜,他已经积到了1吨,他拿着可乐罐去卖钱,一下子就赚了几万,他就是这样用可乐罐来卖钱变富有的。
垃圾虽然脏,但是也是很有价值的!我们要分清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垃圾!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要先认真阅读材料。材料讲的是一个故事,这故事说明:人们对越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东西,就越不知道珍惜,甚至把宝物看成废物。这故事也说明:宝物放错地方就会成为废物,废物放对地方也会成为宝物。还说明,有些人眼光不行,不会辨别。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认识这个故事。把握准了材料的意旨,立意就好确定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富商奥..”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