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AD∥BC,AC与BD相交于点O.(1)找出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说明理由;(2)如果BE⊥AC,CF⊥BD,垂足分别为E、F,ACBD=45,求BECF的值.-数学


3.两平行线的距离——两天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

两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设两条直线方程为
Ax+By+C1=0
Ax+By+C2=0
则其距离公式为|C1-C2|/√(A2+B2)
推导: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就是从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设点P(a,b)在直线Ax+By+C1=0上,
则满足Aa+Bb+C1=0,即Ab+Bb=-C1,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P到直线Ax+By+C2=0距离为
d=|Aa+Bb+C2|/√(A2+B2)=|-C1+C2|/√(A2+B2)
=|C1-C2|/√(A2+B2)

考点名称: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 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构成三角形的元素:
    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内角: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的表示:
    用符号“△,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ABC”。

  • 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2)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边之和。
    三角形面积=(底×高)÷2。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