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拙与露丑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2019-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瘸腿男子去相亲,为了不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就一直骑在马上完成了相亲的事。小时候我只知道这位瘸腿男子很有智慧,现在看来,他隐瞒自己的缺陷来骗取别人好感的行为当然是不足取的。但他的做法其实具有普遍性,一般人都会在别人面前将自己的短处或缺点隐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藏拙。

 

藏拙的事,每个人都有意无意的做过。化妆,不管你是为悦己者容,还是为己悦者容,总之就是用脂粉将自己脸上的坑坑洼洼抹平、将不太鲜艳的皮肤抹白抹红甚至抹得白里透红,用饰物遮住自己的不足以突出某方面的优势。白种男人之所以喜欢喷香水,是因为他们身上大多有狐臭(提醒那些渴望和白种人接轨的别把狐臭也接了过来)。武功再高强的人,在和人打斗的时候是决不可以将命门暴露出来的。我们那些可敬可亲的领导干部担心白发苍苍形象不佳,而将头发染得油光滑亮。顽石不善写诗词,从来就只胡诌些散行文字来蒙人;五音不全,所以就不去卡拉OK出乖露丑……这些做法,无不是藏拙。

 

藏拙,如果不是用来害人,不会导致祸国,就不仅无可厚非,甚至还是值得提倡的。个矮的穿上高跟鞋使自己高挑些,皮肤黑的用增白粉让自己白皙一点,像我这般样子的少到公众场合丢人现眼以免影响市容市貌……这些做法有什么不好呢?

 

虽然想将拙藏住是一种普遍心理,但我们看到的却常常是适得其反。一是藏拙的本领不够高明,想藏住拙反而露了丑。前面已经说了,化妆本来是用以掩盖缺点的,可有些人化完妆后,红了头发,绿了眉毛,再张着血盆大口,胆小的见了是一定会做恶梦的。有些人穿了西装,打了领带,自以为洋气逼人,可明眼人一看还是个土行孙。牌坊立得再恢弘,那些曾经或现在从她门里进出的嫖客都在表明,婊子不会变成淑女节妇。再就是遇到了高人,你藏得再深,都会被他发现。白骨精神通广大,骗唐大头领和猪八戒不费吹灰之力,可一遇上孙悟空就现了原形。孙悟空几乎无所不能,却在二郎真君面前怎么也藏不住尾巴。一心一意媚外做孙子,就算口口声声爱祖国爱人民,也终究是有人可以看出来的。可见,藏拙也是大有讲究的,并非随心所欲想藏就能藏住的。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拙”。鲁迅在《书信集·致台静农》中写道:“字写得坏极,请勿裱挂,为我藏拙也。”虽然鲁迅的书法水平和他的小说、杂文相比是有差距的,但也还有相当的高度,绝对不至于“坏极”,可先生还是要藏拙。这件事除了说明鲁迅谦逊,还表明先生确有自知之明。就说这题字题词,我总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名人(领导更是名人)效应,一是审美价值。宋徽宗虽然是个草包皇帝、无能昏君,但他不仅画画得好,而且书法亦有极深的造诣,所以他留下的墨宝当然就有了很高的观赏价值。可现今许多人的字连我的水平都不如,却敢到处题字题词,甚至镌刻在了泰山顶上想不朽。至于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却在那里背诵成语名句装斯文,常用汉字都认不全的居然大谈这个文化那个文化,不过徒留笑柄罢了。

 

等而下之的,就是很多人不仅不再藏拙,反而故意露丑。以丑为美,将丑作卖点,正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色之一。在赖昌星案件中名声大噪的甜歌女在某地开演唱会,以“红楼歌星”广而告之;用污言秽语拼凑长长短短的句子而成为国家一级作家的“诗人”,以“梨花体”名世;靠爆料和众多女星上床来吸引眼球的三流男演员,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还有炫耀丑陋的凤姐、芙蓉姐姐走红网络……异彩纷呈,目不暇接,蔚为大观。

 

从藏拙到露丑,社会毕竟是进步了。如果再要进步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呢?顽石缺乏想象力,不能给各位描述了,也算是藏拙吧。

上一篇:开卷有益乎     下一篇:再说藏拙与露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