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法·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2)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智慧·教法·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2)

智慧·教法·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2)

名师云集,课例精选。

作者:陶继新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902-3

定价:27

出版时间:2015-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会”的一些名师则不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很快激活了学生求知与乐学的内在需求,让他们感到学习语文原来还可以如此富有情趣,自己竟然还有如此之大的潜力。看来,不是学生不行,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内在能量。当然,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文化储备与智慧能量,即使认识到了,也不可能触摸到学生那根本然就很敏感的生命琴键。其实,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文化积淀,才是激活学生生命的本质所在,才是学生课堂学习高质多量且又快乐的源泉。

  “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当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其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因子在活跃。因为所有技巧的背后,都有一种深厚文化与大爱之心和谐而成的“道”的力量在活动。当然,这种“道”也并不是一直处于隐藏状态,有时也显见于课堂教学的场景中。他们在课堂上的“见机行事”,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点燃课堂教学之火的最美妙的“瞬间”。它让学生及其听课的老师感到妙不可言的时候,惊叹其超越常人的智慧,以及学生智力超常发挥的不可思议。而这本书中的一些“课堂实录”,则生动地还原了这种精彩,从而让更多听过他们课的教师重温其中的生动场景,让未曾听过他们课的老师也能深入其中品嚼其中的奥妙。然后,进行自我反思,再考虑如何“学而时习之”,让自己的教学起死回生,并焕发出生机来。

  也许有人说,这本书中收录课堂实录的执教的八位教师,名气大小是很不一样的:有的是在中国中语界大师级的顶尖级人物,有的则只是在某一个区域小有名气。是的,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是,正像我们的读者也存在差异一样,读者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的教师尽管初出茅庐,可是,却有一鸣惊人的表现,课堂上的亮点也是频频闪现的。所以,整个会议中的名师的课堂教学风格不同,水平不一,正是这种“起伏”

  与“节奏”,才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妙道。这样,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才能各取所需地进行研讨,才能“化而裁之”、“变而化之”地形成自己的东西。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在本书编排的时候,没有根据讲课教师知名度排序,而是依据“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上讲课先后的顺序编排的。在每篇课堂实录之后,各附上了当时听课老师的两篇体会文章,称之为:“听课回响。”因为听课之后,一千多位与会代表都有很多感想,不少还形诸文字。这些文字,有感而发,深受读者欢迎。这一“创意”非我所想,而是来源于一线听课的教师。我深信基层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也相信他们“听课回响”文章有着不小的价值。

  “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除了上课的八位名师,还有十二位知名教育大家的报告,质量极高,影响很大,因与本书书名不太相符,只好忍痛割爱。不过,还是收录了程翔老师的讲座,以“名家讲座”的形式附在了后面。之所以如此处理,是因为其他名家之讲,尽管所谈都系人文教育,可更多不是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讲的。程翔老师的讲座则是直接谈语文教学问题,与前面八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有了一种呼应。另外,还广泛征求了与会者的意见,他们与编者的意见不谋而合,所以才有了这种编辑方略。

  从2009年到2014年,“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已经办了六届,人气越来越旺,以至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所以,万分感谢历届为我们会议上课的语文界的名师与作报告的名家,也感谢众多参会的语文教师、校长和科研人员,以及支持他们学习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是他们让会议有了品质,有了影响,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此,作为主持举办这一会议的我来说,真诚地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了!”

  作为“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主办单位的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威望,其“宣传策划”的意义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协办单位的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对会议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会议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承办单位的青岛市黄岛区教育体育局、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北京东方德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办好会议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显现了高端会议的品质;而媒体支持单位《教师博览》也送来了精神佳品。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周易》中的一句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会议的成功,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也是一种共赢的事业。这本书的出版,则记载了这种合作共赢的美好。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2015年10月,又要举办“第七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这本书将作为这次会议的会议材料赠送给每位代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学有所得。而且,同样要有“课堂实录”与“听课回响”结集出书,我们期待这一成果的结晶能有“更上一层楼”的品质。

  这本书得以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功不可没。作为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教育类出版社,多年来一直是“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坚强有力的支持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他们也不可能不关注出版的经济效益,可是,他们更注重了社会的效益,这令我特别感动。不管是黄旭社长,还是成知辛主任,以及我所接触过的其他编辑,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更多是社会担当精神,“以文会友”的真诚,以及视读者需求为生命的服务意识。这让我对他们深表感激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对他们多了一份敬意。

  我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过十几本著作,留存下来的,不只是文本成果,还有感情与精神的丰盈。而这本书尽管不是我的著作,我只是主编,可是,它依然为我与出版社之间架起了生命融通的桥梁。

  我突然觉得,当感恩在我心里回旋的时候,我也就幸福起来了。

  陶继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