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儿童“性”防线——小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4-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构建儿童“性”防线——小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

构建儿童“性”防线——小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作者:林甲针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416-5

定价:19.80元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三、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对学校性骚扰的研究文献较少,国内的研究现主要集中在儿童性骚扰及性侵害的法律法规建设上。2006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将性骚扰写入了法律,由此“性骚扰”不再单纯是道德问题,而是上升到了法律层面。2013年9月24日,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虽然并未将针对儿童的性侵纳入法律的范畴,但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四、编写立场
本课程编写的立场是预防性骚扰及性侵害事件的发生,帮助儿童少年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性骚扰及性侵害事件,帮助他们走出遭受性骚扰及性侵害后产生的心理阴影。课程以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或工作坊的模式进行团体辅导,而不是进行个别的性骚扰及性侵害行为的心理辅导治疗,所以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判断出某些学生在这方面有心理治疗的需求,专业心理教师可在课后进行心理疏导,如果问题较严重,应转介至专业心理辅导机构。
五、实施对象
本课程是中学生性骚扰及性侵害防治课程,书中采用的案例都贴近中学生平时遇到的真实情况,所采用的教学活动也专为中学生的年龄而设计,故实施对象为年龄集中在13至19的岁儿童及青少年。
六、课堂使用者
本书的使用者应懂得团体心理辅导课的活动模式,保持价值中立,学会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倾听儿童少年内心真实的声音,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而不至于伤害他们。所以本书的最佳课堂使用者是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及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班主任老师。鉴于中学的专业心理教师配置并不齐全,可能的课堂使用者会是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因此建议对执行本课程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先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的培训,并对相关儿童性骚扰及性侵害知识进行进修。而课程教学实施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引下,或与专业教师(导师)保持积极的联系,课后也有必要做相关课例的探讨和反思。

[1] 据《新京报》(2014-03-03 )报道:2013年全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125起,平均3天就曝光一起。其中,受害人群呈现逐渐低龄化趋势,尤其以8岁到14岁的小学生居多。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90

开 本:16开

字 数:120千字

构建儿童“性”防线——小学生防性侵<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读本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班主任用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