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作者:西格尔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1509288

定价:45.0

出版时间:2015-08-0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本书特色

再也不怕管教孩子却导致事态愈演愈烈啦!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管教方法不伤害孩子、温和慈爱、有礼有节,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同时也觉得温和的管教方法收效甚微。   两位育儿先锋专家——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妮·布赖森,要来攻克这一难题了!继畅销书《全脑教养法》之后,他们再度联手打造了这部全新力作《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本书为家长指出一个有效又有爱的管教方式:通过爱与欢声笑语,而不是严厉训斥,来获取对于孩子更为有效的约束效果。   通过点明“管教”的真义是“教”,而非吼叫或者训斥,作者阐述了家长要保持理智,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理性引导,将情绪崩溃的时刻变为让孩子成长的机会。   这样做能从根本上打破“错误行为一严厉惩罚一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不但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让家长和孩子双赢。   本书将解释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使用的管教方法与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之间的联系,展示了如何与孩子那正在发育的大脑打交道,帮助孩子建立有助于提高其情商的大脑连接,让孩子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更有意义的人生。   你将会在本书中找到:   ·有效的策略:帮助家长辨识自己的管教理念,并找到*佳方法向孩子传授   ·科学的方法:在设下清晰一致的行为界限的同时,与孩子进行冷静而慈爱的情感连接——无论他们的行为有多过分   ·好用的技巧:帮助孩子摆脱小脾气,获得决策能力、洞察力、共情心和自我修复能力   ·20个*优秀的父母也会犯的错误,让你防患于未然   ·真实的小故事和有趣的插图,让你的阅读更加轻松愉快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目录

开卷之前  一个问题
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脑
第1章  重新解读“管教”
  三连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不能与不想:管教不能一刀切
  屁股和大脑
  那么坐冷板凳怎么样?难道它不是有效的管教办法吗
  你的管教理念是什么
第2章  管教中的大脑
  “brain c”之**条:大脑在变化(changing)
  “brain c”之第二条: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changeable)
  “brain c”之第三条:大脑是复合的(complex)
  应用“brain c”准则
  用去情绪化管教来构建大脑
  通过设定界限来构建大脑
第3章  愤怒到平静:情感连接是关键
  主动出击的教育
  为什么情感连接排首位
  该拿孩子的脾气怎么办?难道不应该置之不理吗
  要如何在不娇惯孩子的情况下与其进行情感连接
  情感连接行为设限两手抓
第4章  管教行为中的去情绪化情感连接
  给情感连接划分阶段:反馈灵活性
  情感连接准则之一:关掉鲨鱼音乐
  情感连接准则之二:探求为什么
  情感连接准则之三:想想怎么做
  去情绪化情感连接循环
  情感连接策略之一:表达安慰
  情感连接策略之二:认同,认同,认同
  情感连接策略之三:别再说了,先听吧
  情感连接策略之四:反射你所听到的东西
第5章  1-2-3管教:理性引导——为了现在,也为了未来
  1-2-3管教
  一个定义
  两个原则
  三个第七感成果
  实践中的1-2-3管教
第6章  行为管束:r-e-d-i-r-e-c-t,就是这么简单
  在进行理性引导之前:先说平静,再谈连接
  帮助进行理性引导的r-e-d-i-r-e-c-t策略
  理性引导策略之一:少说话
  理性引导策略之二:接纳各种情绪
  理性引导策略之三:要叙述,不要说教
  理性引导策略之四: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
  理性引导策略之五: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
  理性引导策略之六:着重于积极的东西
  理性引导策略之七:创造性地处理问题
  理性引导策略之八:传授第七感技巧
结语
  附录a  关于连接与引导的冰箱贴
  附录b  亲子教育专家的挫败时刻:你并不孤独
  附录c  给抚育者的提示
  附录d  即使足*棒的家长也会犯的20条管教错误
  附录e  全脑管教法

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相关资料

这下轻松多了!西格尔和布赖森为所有必须帮助孩子学会做人的父母和其他家长,把管教变得轻而易举啦。《去情绪化管教》这本书介绍的这种基于科学研究的常识性方法,所有父母都会乐意使用的,而他们的孩子都将会有所获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