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

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

作者:林美成

开 本:

书号ISBN:9787538165944

定价:30.0

出版时间:2011-11-01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 本书特色

    “我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太后悔了,绝不能让我的孩子再走我的老路!”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 数学,几乎是每个妈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妈妈们总是在孩子数学成绩跟不上时,才想起来对孩子进行辅导或者给孩子报补习班进行题海战术。实际上,这种想法和行为是大错特错的。数学是一种能力,是学习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也是实用性很高的一门学科,对数学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只要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妈妈就再也不用为孩子的数学成绩烦恼了! 在《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这本书里,韩国著名数学天才的妈妈向我们展示了她是如何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习惯的。无论妈妈是理科高手还是对数学一窍不通,只要按照书中建议的方法一步步循序渐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数学高手绝对不是难事!

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 内容简介

 相关阅读推荐:经典家庭教育智慧套装全三册(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   打造数学神童的妈妈妙招 韩国**数学家的母亲独家揭秘教子秘方! 只要妈妈做对了,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数学神童! 孩子数学成绩跟不上了,赶快给孩子报补习班吧——这种思想是大错特错的! 数学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定要从小培养,三岁开始数学辅导一点也不早! 这本书里有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赶快开始培养孩子对数学的自信吧!

开启孩子数学天赋的妈妈学校 目录

作者序?专攻数学这一门课,也会让孩子的前程似锦,只要你能迈出*珍贵的**步!/ 8

**章?确保数学成绩进入前三位,打造数学神童,妈妈有妙招
**节?从小学起,打下孩子平生的数学实力基础/2
相信孩子能学好数学/妈妈首先要排除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我的孩子脑子好使,但就是不给你学!/甜蜜的开始很重要/你是好样的!让孩子享受成就感/注意力能集中10分钟,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第二节?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12
用数学的方式培养出“贪玩儿”的孩子/通过金钱的使用来学习加减乘除/从摆放勺子和筷子中发现数字的规律/和妈妈一起心算,来培养对数字的直观认识/动脑说话游戏,可以提高思考力/倾耳聆听孩子们好奇的提问,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中活用数字,会使孩子对数字更加敏感/玩寻找连贯性的游戏,打好逻辑思维的基础/快乐无穷的数学
第三节?让孩子竭尽所能!/26
幼儿阶段的数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程度*合适?/优等生也需要鼓励

第二章?入学前,铺好数学之路
**节?入学前的须知事项/30
幼儿时期的培养目标/前50个数字的读法和加减法/易学难懂的“0”/寻找不同情况及其规律/快与慢、多与少的比较法/必须要使用教具来教学吗?
第二节?开始培养想象力/41
到大学后,还有必要再学数学吗?/用玩玩具的方法教数学/通过与妈妈的对话掌握概念/在生活中通过反复训练来扩展概念/数学功课急不得,要日积月累/让低年级的孩子爱上折纸和猜谜语的游戏/通过折纸游戏教会孩子分数和倍数
第三节?活用儿童启蒙用书/50
妙用儿童启蒙用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什么每天都要重复同类型的题?

第三章?怎样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数学?
**节?一年级,需要学什么?/56
第二节?一年级时,多学点儿没什么坏处的理由/58
数字的分与合/寻找10的补数/个位数的加法/寻找规律的训练
第三节?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65
十进制的理解/集束数的概念/等号的概念
第四节?有助于学习的各项练习/71
加减运算,用线段法更直观/熟悉与数有关的表示方法/有难度的题,可以用体验法来诠释
第五节?一年级,提高成绩的技巧/77
何谓练习册?/孩子总想依赖家长来解题怎么办?/劝告那些总爱怒责孩子的妈妈们/简单的一年级课程也要深化训练/上课时应该怎么办呢?/水平超前的学生怎么办?
第六节?提高计算能力/83
有些国家,考试的时候真让带计算器吗?/用实例来提高计算能力/如果忘了九九口诀,怎么办?

第四章?小学二年级,怎样提高数学能力?
**节?二年级,学什么?/90
第二节?二年级,难度较高的四种类型题/92
图与图形的移动,移动物体,物体的转动、翻动/认知时间/积木题:画出从上、从前、从侧面看到的各种图案/逆向思维法
第三节?二年级,妈妈应该怎么做?/99
位数量是用来表述什么的?/乘法的原理/为什么要背19口诀,而不是九九口诀?/利用表格和坐标法来表示/培养孩子的数学表现力
第四节?夯实数学基础,提高自身能力/109
100分和70分,不是能力上的差距/每天都要坚持多做几道单元复习题/有些内容,孩子们感觉很难,妈妈怎么办?
第五节?怎样制订学习计划?/113
在制订计划前,需要考虑的几大要素/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每天日程表/突击3周,调整3个月,之后只要确认即可/制订计划表时应注重数量,还是注重时间?/小学二年级时,应该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