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第六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问道(第六辑)

问道(第六辑)

一本涵盖人文领域的高端纯学术书籍

作者:黄克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238-3

定价:78

出版时间:2013-1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本书

一本涵盖人文领域的高端纯学术书籍一个造诣精深、旨趣高卓的学者群体一份为民族叩问安身立命之道的事业

内容简介

《问道》主编由我国哲学界知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担纲。黄克剑先生学养深厚,视野宽广,在西哲、中哲、马哲、美学、文论等诸多领域均卓有建树,其富有原创性的价值形而上学更是为当代学人获得了一个在真正意义上贯通中西方思想的精神坐标。
《问道》编辑部主要由一群任教于首都各大高校的教授、博士组成。这是一个造诣精深、富于学术良知和热情的学术群体,他们本着“直接为历史负责”的精神投身《问道》的事业。
《问道》不仅名家荟萃,其作者群体中更包含了诸多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其所收录的文章在论题择选、思想深度、文字表达等方面均可给读者带来不同凡响的精神体验,且在一定程度上亦能体现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

主编简介

黄克剑,男,1946年生于陕西,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系我国哲学界知名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代表作:《两难中的抉择》、《百年新儒林》、《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心韵——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黄克剑自选集》、《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名家琦辞疏解》、《<论语>疏解》等。

内容简介

《问道》属纯人文类学术辑刊,每年推出1辑,每辑约30-40万字。
《问道》视野涵纳哲学、美学、文学、历史、宗教、教育、语言等诸领域,不拘学科界限,兼容古今中西,其宗旨端在为当下浮华矫饰的学林开创一股真率、从容的学风,当此逐利盲动、信仰失落的时代为个人、为全民族叩问安身立命之道。
《问道》征稿面向全社会,不囿于既有的学术圈子,不论学历、出身,唯以质量为度,凡契合本刊旨趣的文章、作者均纳入视野。

目录

设论:为原创性立论文字而设。
述议:为阐述某家、某派、某思潮的学术宗趣而发为议论的文字而设。
考释:为考证、钩沉、诠释性文字而设。
辨正:为分辨原委、匡正学理一类文字而设。
译介:为学术译文及相关的导读性文字而设。
品评:为人物品题、学说品鉴、学风批评类文字而设。
随笔:为学人散逸而随缘应机性文字而设。
访谈:为学林、文苑人物的访谈性文字而设。

  • 本辑目录
述议一
“是非难胜地,忠孝不崩巅”——傅山的忠孝观    成复旺
“孟告之辩”再读解——辅以语言学角度论证孟子逻辑的一以贯之    陈洪杏
告孟之辩——《孟子·告子上》前四章疏义    刘伟
西汉后期司法及其主导思想变迁考论   杨勇
 
述议二
重访“文化基督徒”:纪念克尔凯郭尔诞辰二百周年    杨俊杰
卡西尔“符号人学”旨趣探微    刘建辉
从意志之“不在”来到意志之“在”——略论保罗·利科意志哲学的内部转向    王丽娜
 
考释
成人之罪——作为思想意象的普罗米修斯源流考(上篇)    胡继华
 
品评
“末世”视野下作为“临时建筑”的文学——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王均江
 
辨正
唐代楷书笔法与结构问题辨正    邓宝剑
 
译介
哲学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雅斯贝斯同蒂利希的对话     [德\]维尔纳·叔斯勒/著杨俊杰/译
 
试墨
自在的虚通之境——成玄英《庄子疏》的思想特质研究     刘瑜
圣人人格与圣人政治——浅析《老子》中的圣人形象    乔昱
《后汉书》所载引《易》诸事考    李元骏
大道在呼吸——浅析《老子》中“反”的范畴    李雨童
困境中成长的“自然人”——解读《修女》中的启蒙思想    程蕾
元叙事视野下的女性诉求——略论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之文本结构与思想意涵    胡小婧
 
特稿
学人立志·学业境界·学术创新——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的演讲(2012.6.12)    黄克剑
要忠实于学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工作会上的演讲(2012.12.28)    黄克剑

精彩节选

《问道》告白
 
黄克剑
 
这是一个被夸示为“知识爆炸”的时代,忙不迭的人们在对裂变中的“信息”作财富折算时正被调动起持续亢奋的攫取欲。在牟利的缰绳把“知识”牵给人、又把人牵给“知识”的当下,我们从良知的渊默处开始“问道”。
“道”,并不是被古希腊人当作“不可挽回的必然”而信从的“逻各斯”,也不是近代以来诸多东西方学人把握在思辨中的所谓宇宙本体。就近取譬,“道”当然可以用“道路”作喻说,而“道路”则决不至于存在于人的行走的践履之先或之外。人行走可谓之“蹈”,“蹈”必有其所向或“导”向,因此唐人陆德明就曾说过“‘道’本或作‘导’”。不过,“导”或引导既然总是朝着一定方向的,这方向的抉择便不可能不关涉以应当不应当作判断的那种价值弃取。古人有“为道”(“为道日损”)或“致道”(“学以致其道”)之说,其所谓“道”,无论是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复归于朴”之“道”,还是儒家的“人能弘道”而“我欲仁,斯仁至矣”之“道”,都意味着一种人生自觉,一种价值导向,一种对浑然于生命自然中的某种价值性状向着其极致境地的无底止地提升。“道”作为应然的价值取向上趣之弥高的境地,当然是根于生命之真切的,然而其显现却又不滞落于可感的经验,此真实乃为一种虚灵之真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科图书 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