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装小明发现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装水,同样一节课下来热水变凉的程度不同,他猜想不同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不一样.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在两个-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温度的概念/2020-0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小明发现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装小明发现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装水,同样一节课下来热水变凉的程度不同,他猜想不同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不一样.于是,他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在两个同样的烧瓶中灌满水,加热到相同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1、2两种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他想用这种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表中给出了在时刻t(单位是min)测得的两个烧瓶中的水温T1、T2的数据.
t/min 0 5 10 15 20 25 35 45 55 65 80 95 110 125 140 155
T1/℃ 80 72 64 59 55 51 50 41 37 34 30 26 24 22 21 20
T2/℃ 80 65 56 48 43 38 32 28 26 24 22 22 21 21 20 20
(1)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作出表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2)通过比较,你认为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
(4)在这些水温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利用描点法所得图象如下图所示;
答:



(2)第1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因为从两图线的比较可以看到,两种材料同样包裹的烧瓶内,同样温度的满瓶热水比较,第1种材料包裹的瓶内热水温度降低较慢.
答:第1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3)当瓶内水与室内空气温度相等时,两者间达到热平衡,即瓶内水温降至室温时,将不再变化,图线表示瓶内水温最后维持为20℃不变,可见室温应为20℃.
答:当时的室温约为20℃.
(4)所得数据中,t=35minn时的T1=50℃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时的疏忽所产生的错误,因为瓶内水温应该是在连续逐渐变化的,所以描述这一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应该为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则各个不同时刻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点都应该在这一光滑曲线上;图中各实验数据点都分别在自己所对应的曲线上,只有t=35min时的数据T1不在其对应曲线上,且偏离此曲线较远,表明该数据点的数值与当时的实际值偏离太大,即该点为一错误的数据点.
答:t=35minn时的T1=50℃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时的疏忽所产生的错误.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发现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装小明发现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装..”主要考查你对  温度的概念,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温度的概念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考点名称:温度的概念

  • 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K。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以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一273℃)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名称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 (t)的换算关系是:T=273+t。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达不到。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度。

  •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考点名称: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例如以下的探究实验: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验证欧姆定律

    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些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