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第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八年级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凝固现象/2020-0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第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图像上有一段水平线,说明是晶体;水平线对应的温度为该物质的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A错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B正确;在CD段该物质熔化完,属于液态,C错误;在第6min时海波开始熔化,D错误。
点评:晶体熔化与非晶体熔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像上看就是否有一段水平线,我们应该学会区分。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主要考查你对  凝固现象,熔化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凝固现象熔化现象

考点名称:凝固现象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放热。如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凝固点:
    晶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凝固条件:(1)达到晶体的凝固点。(2)不断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凝固现象:水变成冰

考点名称:熔化现象

  • 熔化的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根据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可以分为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

    生活中的熔化现象:
    举例: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冰棒含在嘴里化了等。

  • 熔化、融化、溶化的区别:
    “熔化”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铁加热到1535℃就熔化成铁水了”“激光产生的高温,能熔化金属”“块状的沥青倒进大锅,加热后就熔化了”等。

    “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初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积雪融化得慢”。

    “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里。例如:“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颜料放进水杯里,一会就溶化了”“把一种胶块放在酒精里可以溶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