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D.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温度的概念/2020-0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
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
C.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
D.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答案

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主要考查你对  温度的概念,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温度的概念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考点名称:温度的概念

  • 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K。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 

    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以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一273℃)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名称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 (t)的换算关系是:T=273+t。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达不到。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度。

  • 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考点名称: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 积累法:
    要测一个小物体的质量,由于受天平感量的限制,不能准确测量时,采用累积法,即测出几个相同小物体的质量,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总质量除以物体的个数。其思路为:“聚少成多,测多算少”。

  • 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
        微小物体的称量用“称多算少”方法,即取n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M,则每个小物体质量m=

     例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东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l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解析:因为天平的感量(天平的最小测量值)是天平测量质量时的最小允许值。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将无法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因为一张邮票的质量远小于天平的感量,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通过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来求单张邮票的质量时,尽管考虑到了累积法,但南于累积的结果仍然小于天平的感量,所以答案B也是不可行的。如果用天平测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用减差法实际上也测不出来,因为一张邮票的质量和一个砝码的质量相差太大,而且一一张邮票的质量在天平上根本没有反映,所以答案C也不可行。取100张邮票时,它们的总质量可以达到天平测量的最小值。这样用求平均值的办法就可以算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了。正确答案应选D。

    答案D

考点名称:时间的测量

  • 时间测量:
        通常所说的时间测量包括:时间间隔的测量和时刻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占代用的日晷、沙漏等,如图所示。
        


        此外,在一些要求不太严格的时间测越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脉搏(或心率)来测量时间,知道自己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再数出做某件事时自己脉搏跳动的总次数,就可以求…做这件事所用的时间了(注意:必须是在脉搏跳动或心率稳定的情况下)。

  • 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
    1.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上好发条,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大拇指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停表指针立即走动,计时开始;再次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停表指针停止走动,指针指示出两次按乐所处时刻经过的时间;测量完成,按动“复位”按钮,秒针和分针都弹回原点(零刻度处)

    2.使用机械停表进行读数与记录数据
    (1)所测时间超过0.5min时,0.5min的整数倍部分由小圆刻度盘内分针所指示的刻度读出,不足0.5min的部分由大圆刻度盘中秒针所指示的刻度读出,所测的总时间为两针(分针和秒针)示数之和,即t =分针指示数(t1)+秒针指示数(t2)。
    (2)停表读数时一般不估读,这是因为停表为机械表,其表针的运行是靠齿轮转动的,指针不可能停在两小格之问,一定停在刻度线上。

    3.使用停表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停表前应检查停表指针是否与零点对齐,如果不能对齐,应记下此时秒针所指示的数值,并对读数作修正;
    (2)不同的停表分盘永数有所不同,在测量前要认真观察:
    (3)实验中切勿摔碰停表,以免损坏;
    (4)测量完毕,应让停表继续走动,让发条完全放松,恢复到松弛状态。

考点名称:长度的测量及刻度尺的使用

  • 认识刻度尺
         要做到“三看”(如图):

    (1)看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划线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进行选择。

  • 刻度尺使用方法:
    (1)会“选”,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会“放”。如图所示.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3)会“看”。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如25.38cm中, 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 25.3~25.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4cm。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