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

题目

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图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_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大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同时小华发现第一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A.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B.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C.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D.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4)科学研究表明:在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你认为他们用上述(2)中的方案能否得到这个结论?请用欧姆定律加以解释。
(5)若电流表损坏,换用一只电压表,仍然利用上述器材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成反比,请在下边方框中画出一个能反映该实验原理的电路图。(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
题型:探究题难度:偏难来源:模拟题

所属题型:探究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难

答案

(1)2,3
(2)较小;第一次灯泡的功率过小。
(3) C
(4)不能;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此方案不能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一定。
(5)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考点名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由公式:R=p*L/S可以知道,其中R表示电阻;p表示导电率,跟材料有关,比如金、银和铜的导电率较小,我们电线常用铝或铜代替,而铁等金属就比较大;L表示材料的长度,说明电阻和材料成正比;S表示材料的横截面积,说明电阻和材料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石墨类导体。

易错点:

①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②绝缘体之所以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的缘故。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使用控制变量法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研究的问题中有多少个物理量,搞清研究对象是哪个物理量。

(2)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研究对象)跟某一物理量的单一关系时,要使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

(3)把这些单一关系综合起来。

考点名称: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图:电路图主要由元件符号、连线、结点、注释四大部分组成,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元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都和实际元件保持一致。

几种常见的元件符号如下:

常见的元件符号

常见元器件作用:

常见元器件作用

电路图的功能及作用:

①电路图主要用来讲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②它能够完整地表达某一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时还全部标出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参数,如标称阻值、标称容量和三极管型号等。

③它对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记忆电路的结构、组成很有帮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