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四个物理实验的装置图(如图所示),请说明各装置研究的物理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受弹性形变影响,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和势能的应用:

(1)水轮发电机,将水下落的重力势能转化成轮子的动能,从而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导线传出去,完成发电。

(2)撑杆跳,将助跑时的动能装化成重力势能,使人升高。

(3)秋千,是动能和重力势能互相转化的结果。

考点名称: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即热传递和做功。

热传递: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

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形式的过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经典力学的定义: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功。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注意:

(1)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做功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

考点名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由公式:R=p*L/S可以知道,其中R表示电阻;p表示导电率,跟材料有关,比如金、银和铜的导电率较小,我们电线常用铝或铜代替,而铁等金属就比较大;L表示材料的长度,说明电阻和材料成正比;S表示材料的横截面积,说明电阻和材料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石墨类导体。

易错点:

①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②绝缘体之所以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的缘故。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使用控制变量法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研究的问题中有多少个物理量,搞清研究对象是哪个物理量。

(2)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研究对象)跟某一物理量的单一关系时,要使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

(3)把这些单一关系综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