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指向下方B.一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摩擦起电现象/2010-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少同学往往将“竖直向下”说成是“垂直向下”,即重力的作用线跟支撑面垂直。如果物体放在水平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与支撑面垂直,如果物体并非放在水平支撑面上,而是放在斜面上,重力的方向并非与支撑面垂直。


重力方向的应用:
例2 在墙上挂相框时,可自制重垂线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如图3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的原理。

解析:悬挂着的系有重锤的细线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一致,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从相框边是否与重垂线的方向一致就可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答案:竖直向下。
方法点拨: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与水平面垂直,亦即竖直向下,但不是垂直向下(垂直于支持面)。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放在支持面上的还是悬挂起来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心的确定
例3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C.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 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心的概念。重心不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而是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
答案:C。
方法点拨:对于重心,同学们不能只知道它的定义,还必须清楚地掌握它的位置: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而有的物体形状虽规则,但物体中部是空的,如篮球、空木箱等,这些物体的重心就不在物体的实体上,而是空心部分的中央;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同学们可用悬挂法测其重心。此外,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重心都有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考点名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与相互摩擦的物体有关,因此物理学中对摩擦力所做出的描述不一般化,也不像对其它力那样精确。事实上,只有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引出力学中的基本定律。
摩擦力来源于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附着力,但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几乎无关。
摩擦力内最大的区分是静摩擦力与其它摩擦力之间的区别。有人认为静摩擦力实际上不应该算作摩擦力。其它的摩擦力都与耗散有关:它使得相互摩擦的物体的相对速度降低,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并提高熵。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1、静摩擦力,其产生原因是因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产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不仅包括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还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时,外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物体便开始运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那么最大静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经过实验可知fmax=μN即最大静摩擦力与静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成正比,其中静摩擦因数比动摩擦因数稍大,因为当外力等于动摩擦力时,物体受力还是平衡的,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增大外力。
2、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主要是受到排开流体时流体产生的阻力,但物体侧面受到流体的摩擦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排开流体时所受的阻力,可采用把运动物体改造成流线型等方法来减小,也可采用相反的方法来增大。对于物体运动时侧面所受摩擦力,我们知道,物体运动时会带动附近流体随之运动,而稍远处的流体仍是静止的,这样,根据伯努利方程
“ =常量”可知,静止的流体会对物体有压力,加之物体与流体间的接触不光滑,便会产生摩擦力。而且隨着速度的增加,运动的流体的压强减小,而静止的流体压强不变,所以压强差与压力都增大,摩擦力也就增大;经过类似的分析可得隨着深度的增加,摩擦力也是增加的。

减少有害摩擦的方式:
在工程技术中人们往往通过施加润滑剂或使用轴承的方法来减少摩擦,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称为摩擦学,它是机械制造的一个分科学。

固体摩擦
两个固体面互相摩擦。假如两个固体面的材料选择不当或它们之间相互施加的压力非常大的话,那么固体摩擦就会造成磨损。在不使用润滑剂或润滑剂失效的情况下会造成固体摩擦。

混合摩擦
在润滑剂不够或运动的开始会出现混合摩擦。这时摩擦面部分地区会直接接触。混合摩擦造成的磨损比固体摩擦要小。在长时间运行的状态下应该避免混合摩擦,但往往在技术工程中混合摩擦被容忍。

液体摩擦
假如两个运动面之间有一层完整的润滑剂的话,那么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液体摩擦,两个运动面不直接接触。虽然如此通过运动面与润滑剂的分子之间的摩擦依然会有很小的磨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