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小明将一密度为3×103kg/m3、体积为10dm3的物体用绳子拴住后放入水中,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1)若绳子能够将该物体拉上岸,则绳子至少能够承受多大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密度公式的应用/2022-0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题目

学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小明将一密度为3×103kg/m3、体积为10dm3的物体用绳子拴住后放入水中,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
(1)若绳子能够将该物体拉上岸,则绳子至少能够承受多大的拉力?
(2)在将拉上岸的过程中,绳子上承受的最小拉力为多大?

◎ 答案

(1)物体重:
G=mg=ρgv=3×103×kg/m3×10N/kg×0.01m3=300N,
当物体离开水面时,物体不受浮力,绳子承受的拉力最大,F=G=300N;
(2)物体浸没在从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此时绳子承受的最小,
Fgvgv=1×103kg/m3×10N/kg×0.01m3=100N,
F=G-F=300N-100N=200N.
答:(1)若绳子能够将该物体拉上岸,则绳子至少能够承受300N的拉力;
(2)在将拉上岸的过程中,绳子上承受的最小拉力为200N.

◎ 解析

“略”

◎ 知识点

    专家分析,试题“学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小明将一密度为3×103kg/m3、体积为10dm3的物体用绳子拴住后放入水中,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1)若绳子能够将该物体拉上岸,则绳子至少能够承受多大…”主要考查了你对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重力的计算】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