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生识字空间 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识字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6-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是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的新教材注重学生大量识字,汉字数量多、既难认又难记,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拓展他们的识字空间,有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呢?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养成习惯
  生活识字?,要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我根据儿童特点,结合我校“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的设备,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进行识字教学,努力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识字。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小学生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小孩子喜欢新奇的事物,针对学生心理状态,利用多媒体识字,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并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浓,这正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
  一年级新教材的课文多诗歌韵文,用电脑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为使生字经常与学生见面,我还将生字做成一张张幻灯片,让学生用各种形式认读。幻灯片上一个个漂亮的大字,加上可爱的动物、卡通人物,精美的画框,一下子就会使学生情绪高涨,集中精力认读,乐此不疲。这样,学生对学生字就很感兴趣,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2、渗透性识字,形成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它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一种自动化动作。生活识字的良好习惯应当有如下的表现:学生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能自主识字,只要见到汉字,就产生识字的兴趣、欲望,就能自觉地识记。班上的一位学生跟随妈妈到菜市场买菜,他发现每种蔬菜都有一个标牌,标牌上标有蔬菜的名称,于是他就认真识记标牌上的“韭菜、芹菜、菠菜、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这些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了起来,这就是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教师对这个学生的这种识字积极性,可抓住时机及时肯定、大力表扬、鼓励自学,这样把教学引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以点带面,促使其他的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3、营造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舞台,建立“成长记录袋”**(包含生字学习记录)
  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自主学习生字的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学生的识字成果收集起来,掌握学生的识字情况,进行“识字大王”的评比呢?于是,我指导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包含生字学习记录),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坚持这样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去增识许多汉字,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效果明显。我的具体做法是:每隔1-2个星期,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商标上、街道招牌上、广告等认识的字写(不会写的字可以请家长代劳)或剪贴在纸上,作为成果,先在班上交流、展览,然后放进“记录袋”里。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而每天早上,我利用早读或语文课前几分钟,采用“今天我来教识字”活动,安排1-2名学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运用这些字,组织同学们做“生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游戏。这样,不仅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鼓励了更多的学生自觉地、自主地进行课外识字。
  这样,把学生从课内识字引向课外识字。这样的自主学习对学生识字量的扩大,识字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在拓展学生识字领域的同时,为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更为以后的自主阅读立下汗马功劳。

  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1、利用图文识字。
  教师准备好多图片,图片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画,在出示图画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例如:出示一幅图,提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完毕,教师马上出示图片的名称,这样学生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词,长期下去,学生也会有了收集图片的习惯,通过收集图片,也认识了许多生字。又如“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是简单的象形字。它们都是实物的形象,大部分笔画简单,有的与图画很相近,教这类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如教“鸟”的象形符号“鸟”,学生一眼就看出是鸟,这只象形的“鸟”,与汉字“鸟”中的演变符号,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不需讲解,学生很快就认识了“鸟”字。当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以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能力,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尖”字,上小下大就是“尖”。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大写字母“A”的形状,再让学生观察铅笔的样子,就轻松记住了这个字。

  2、随文识字。
  结合课文认识汉字是新教材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悟。第一步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及所在的句子读准音;第二步诵读课文,再次出现这些生字、词的句子,圈划出生字。除朗读指导外,还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认读,达到强化的目的;第三步在课文结束之前再次进行巩固复习,让生字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句子、课外知识或小故事中,进行拓展识字,既拓宽了识字渠道,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3、比较识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我注意把相同或相近的字同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外”时与“处”比较;学习“再”时,可与“在”比较;学习“们”时与“门”比较;“清”、与“睛”进行区别,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我会先出示再让学生用铅笔标出,长期坚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

  4、教师印发生字、词语纸让学生认读、抽查。
  学习完一部分课文,有一定数量的生字、词语时,我就做这项工作。在课堂上,教师抽时间给学生练习,课下进行抽读。教师对有进步以及能积极坚持练习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表扬,对弱势生及时给以辅导。学生广泛交流,互教互认,学生的识字量、词汇量大大增加,且乐学会学。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识字,增加了识字量,完成了一定的识字任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活动中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识字效率,在识字课上,我更注意把识字变成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识字量在二十个左右。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识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开火车。
  在基本完成识字任务后进行游戏,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一个个亮出的字。这样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在快乐中学生字。

  2、猜谜语、编谜语。
  老师准备多种字谜,同时也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搜集或自编字谜。例如,什么圆圆像盘子(日),什么弯弯像小船(月),什么清清哗哗流(水),一个人(大),两个人(天),学生编的谜语五花八门。有的比老师还说得好,如:“两人坐在土堆上(坐)”、“禾苗着火了(秋)”、“三人(众)”、“山连山(出)”……

  3、“我当小老师”。
  经过准备后,学生按照老师平时的教学方法教生字。这是一个“生生互动”的游戏,既适合巩固复习,也适合学习生字。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逐步学习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有了错误,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4、摘果子。
  每四人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拿一个小竹篮,写着一个偏旁部首,让代表到果树上摘下写着与它相同偏旁的字的果子形卡片放在篮子里。如《语文园地》二的“我会找”和《语文园地》三的“读读画画”则可以用这种活动,篮子里是“艹”就把草、花、苗、蓝摘下,是“扌”就摘下拉、排、报、把、打、拍、拔,是“足”就摘下跟、跑、跳等。是“氵”就摘下江、河、流、沙、游、漂,是“辶”就摘下过、送、近、还。

  5、添减笔画游戏。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采取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例如:“大”加一笔变成(天、太);“天”减一笔变成(大);“用”减一笔变成(月);“日”加一笔变成(目、旦、白、旧、由、甲、田、申、电),其中有不少是课外识字,多不简单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